這兩個月,蘭州石化公司石化廠乙烯聯合車間高級技師黃開炳比較忙。計劃今年8月底投產的蘭州石化公司重點工程——乙烯廢堿液處理裝置已進入緊張的現場施工階段。黃開炳參與了工藝包和初步設計審查等工作。
黃開炳是今年全國能源化學系統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遇到壓縮機的問題找黃開炳準沒錯。”在石化廠,壓縮機專家黃開炳的工作能力讓人信服。
2012年11月8日5點40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將睡夢中的黃開炳叫醒。崗位人員在電話中反映:“丙烯制冷壓縮機調速器故障,造成3個防喘振閥全開,直接導致乙烯制冷壓縮機超壓停車。”他在電話里進行簡單安排后,立即趕往車間進行處理,生產及時恢復。
2004年4月,蘭州石化四項重點工程之一——24萬噸乙烯裝置改造項目實施后,在裝置運行過程中,一些設計上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其中,乙烯制冷壓縮機三段出口超壓,頻繁出現放火炬現象,造成能物耗上升,導致裝置被迫降負荷,裂解氣量只能維持在每小時70到73噸,成為裝置高負荷運行的瓶頸。
當時,負責裝置壓縮系統的黃開炳感到壓力很大。他連續十幾天守在裝置現場,吃不香、睡不著,甚至顧不上刮胡子,腦子里想的全是裝置。同在一個車間工作的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時叮囑丈夫注意身體。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黃開炳和同事們的努力下,乙烯壓縮機三段出口超壓的原因終于查出來了:由于擴容改造的設計原因,沒有徹底解決個別管線、設備與生產能力相匹配的問題,引起裂解氣熱量后移,造成丙烯和乙烯制冷壓縮機運行負荷高。黃開炳向車間建議,根據裝置實際情況,在乙烯、丙烯兩臺制冷壓縮機出口增加水換熱器和丙烯換熱器。
建議被采納后,兩臺制冷壓縮機運行負荷明顯降低,在裂解氣量保持在每小時75噸的設計值時,制冷壓縮機仍能夠平穩運行,沒有出現超壓放火炬的情況,其動力透平所消耗的蒸汽量每小時減少2噸左右。據測算,改造的效果相當于增加經濟效益3225萬元。
作為中國石油的技能專家,黃開炳在近10年時間里獲得技術成果20余項,編寫《蒸汽透平結垢的清除》等4篇對國內乙烯生產具有指導意義的論文并在同行業得到推廣。
如今,壓縮機專家黃開炳名聲在外。2012年5月25日,黃開炳受邀參加由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組織的“湖北500萬立方米/天LNG工廠國產化示范工程HAZOP分析審查會”。今年3月20日,他再次受邀對工程操作指南、投產試運行方案以及DCS圖紙進行評審。其中,他對開車前工藝準備、開車程序的建議得到主辦方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