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慶油田公司采油四廠五礦北十四隊,無論春夏秋冬,每天清晨,總有一個瘦弱、略顯蒼老的身影騎著一輛舊的自行車,早早地騎行在井排路上, 這個人就是這個隊2號計量間的班長王洪鵬。
王師傅今年53歲了,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和早期肝硬化,腿腳不是很好,但他卻總是用樂觀的天性去感染別人,用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激勵別人。為了保證油井的正常生產(chǎn),每天清晨,王師傅都會騎著他的自行車早早地來到單位,把計量間所有油井摻水先量一下,對油井摻水不合格的井及時進行調(diào)整,然后認(rèn)真地對油井進行巡回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盜油停機井,他總是第一時間啟動,把影響產(chǎn)量的因素降到最低。夏天的雷雨就是命令,每次雨停后,王師傅都會第一個出現(xiàn)在井上,及時更換下雨斷掉的皮帶;冬天的大雪同樣無法阻斷他的腳步,無論什么時候、多大的雪,雪停后,同事們總會看到王師傅在井場掃雪的身影。
前一段時間,2號計量間的兩口平臺井需要更換管線,王師傅一直留在站上配合維修班工作,從上午一直干到晚上8點多,隊干部幾次讓他下班回家,可是王師傅卻不肯,他說大家都在井場干活,這活干不完,回家心里也不踏實。就這樣,直到兩口井順利啟抽,他才騎著那輛舊自行車慢慢地回家去。
都說干好一天的工作容易,數(shù)年如一日地把工作放在心上更是難上加難。工作30年來,王洪鵬師傅用他的實際行動書寫了一名老采油工人對油田的深深情誼,讓人感動,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