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1月9日,記者從福建省人民政府獲悉,福建省剛剛出臺了《關于全省石化等七類產業布局的指導意見》。針對石化產業,《意見》明確提出集中布局建設湄洲灣和古雷石化基地,適度發展江陰化工新材料專區,嚴格控制其他區域化工產業發展,優化發展氟化工產業。
福建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國家對煉化一體化、裝置規模化、產業園區化、生產清潔化和產品高端化的要求,福建石化產業將堅持基地化、大型化、集約化發展的布局原則,加強閩臺合作,加快煉化一體化發展,延伸和完善石化產業鏈,建設石化強省,形成全國重要的臨港石化產業基地。
《意見》重點布局建設湄洲灣和古雷石化基地,適度發展江陰化工新材料專區,除以上三個區域外,其他地區不再布局新的石油化工中上游項目;同時明確全省新建的化工項目必須進入石化基地或化工園區(專區)。氟化工產業集中布局于南平、三明、龍巖等設區市的化工園區,原則上不再新建氫氟酸、氟鹽等初級產品項目。
其中湄洲灣石化基地以泉港、泉惠石化工業區為主,重點建設中化泉州煉化一體化(一、二期)工程、福建聯合石化二期擴建等上游項目及精制環氧乙烷/乙二醇、丙烯酸及酯等中下游項目,擇機發展丙烷脫氫制丙烯等烯烴原料多元化項目,力爭煉油能力達到5600萬噸/年、乙烯產能達到360萬噸/年;仙游楓亭和石門澳化工新材料產業園重點承接泉港、泉惠石化等中上游的輻射,優先發展輕污染或無污染的化工新材料產業。
漳州古雷石化基地重點推進古雷3套煉化一體化項目以及下游加工項目,力爭煉油能力達到5000萬噸/年、乙烯產能達到500萬噸/年。在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周邊地區漳州(古雷—南太武)濱海新區漳江口組團、詔安四都—梅嶺組團承接石化基地產業鏈延伸,發展石化下游產業延伸加工項目。
適度發展江陰化工新材料專區。福州江陰化工新材料專區主要承接福州市區化工企業遷建,適度布局異氰酸酯、聚碳酸酯、己內酰胺、丙烷脫氫等項目,發展以非煉化一體化的化工新材料為主導的產業鏈。
嚴格控制其他區域化工產業發展。除上述三個區域外,其他地區不再布局新的石化中上游項目;新建化工項目必須進入石化基地或化工園區(專區);已有企業只允許進行技改提升,同時嚴格環境和安全監管,并鼓勵向石化基地或化工園區(專區)轉移集中。
優化發展氟化工產業。嚴格控制螢石資源開采,原則上不再新建氫氟酸、氟鹽等初級產品項目;鼓勵引進先進技術開發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替代品、含氟精細化學品、氟硅材料及氟聚合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延伸產業鏈。南平、三明、龍巖等設區市要集中布局,支持技術先進、安全環保措施國內領先的現有初級產品生產龍頭企業,通過聯合兼并和改造升級做優做強。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