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國家發改委近日公布了《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征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征求意見。西部12個省(區、市)均有多個化工項目列入其中。按照財稅政策,進入《目錄》的產業將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而現行的企業所得稅法定稅率是25%。中國化工報記者連日來采訪了解到,業界對于各地特色優勢產業進入鼓勵目錄普遍持贊同態度,而對于多省區鼓勵發展煤化工產業則表示了擔憂。
在《目錄》中,西部地區新增鼓勵類產業按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列,以促進各地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如,貴州磷礦資源豐富,再加上水、煤互濟,《目錄》將磷電化一體化資源綜合利用納入貴州省的鼓勵類產業;西藏、青海鹽湖資源豐富,《目錄》將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納入了這兩個省(區)的鼓勵類產業;而廣西擁有豐富的甘蔗、木薯類等生物質資源,糧食之外的生物質乙醇制乙烯成為廣西的鼓勵類產業。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了贊同。
而西部各地新增鼓勵類產業也有雷同的地方。如,西部12個省(區、市)中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8個省區均將年產超過50萬噸的煤經甲醇制烯烴、年產超過100萬噸的煤制甲醇生產列為鼓勵類產業。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兼煤化工專委會秘書長胡遷林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樣的安排,可能會引發新一輪重復建設,導致產品同質化和惡性競爭,影響產能的有效發揮和行業整體效益提升,或將造成資源和資金的浪費。
胡遷林還認為,伴隨著北美頁巖氣開發和中東油氣資源富裕區不斷加大深加工力度,海外低成本石化產品將對我國石化產業帶來巨大沖擊。假如西部地區一哄而上煤化工項目,無論企業還是行業都將面臨較大風險,而且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
全國人大環資委法案室副主任王鳳春也認為,西部地區具有資源條件,發展煤化工項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大面積鼓勵發展不一定合適。
另據中國化工報記者了解,西部12個省(區、市)的新增鼓勵類產業中均有汽車整車和專用車制造,令化工界感到振奮。業內人士表示,這對輪胎、汽車零配件等車用化工品的發展是個利好消息。據悉,去年實施的《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增加了汽車整車制造和專用車制造,汽車制造業逐漸向西挺進,大眾、通用等國際汽車商均紛紛在中西部擴大生產。專家表示,隨著《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的實施,車用化工品企業將迎來一場盛宴。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