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記者從5月23日召開的中國氯堿工業協會九屆五次常務理事會上了解到,在產能過剩、經營困難,以及國際競爭更加激烈、國內環保安全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不少氯堿企業主動進行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加快技術創新,關停落后裝置,探索新的營銷模式,成效已經開始顯現。
據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一季度,行業經濟運行出現了向好變化。產能擴張明顯減速,新增燒堿產能只有15萬噸,同時退出4萬噸,新增聚氯乙烯產能約10萬噸。而產量仍呈現穩定增長,燒堿累計產量為780萬噸,同比增長12%;聚氯乙烯累計產量為398.1萬噸,同比增長11.2%。一季度74家重點企業累計虧損1077萬元,較去年同期的虧損逾5億元有了一定好轉。同時,一些老企業退出,一批新企業出現并成長為主力,氯堿行業格局正發生明顯變化。
記者采訪與會代表了解到,無序新擴建、通用牌號多、同質化嚴重、創新能力不足導致的產能過剩,是氯堿行業困境的根源。為此,一些企業欲通過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率先沖出重圍。
部分企業開展高端產品的研發和推廣,針對用戶的特定需求生產特種及專用樹脂,以避免同質化競爭。西部地區企業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利用尾氣等廢物生產高附加值和市場急需產品,如用電石爐尾氣生產乙二醇、1,4-丁二醇等。東部地區一些企業利用搬遷關停虧損老裝置,在新址轉產精細化工產品,避開與西部企業的成本之爭。還有一些企業開始探索新的產品營銷模式,利用各種中遠期現貨和期貨交易平臺進行產品貿易和套期保值。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指出,全力化解產能過剩是石化行業的重點工作,希望氯堿行業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在石化行業中率先走出轉型升級的新路。
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理事長李軍表示,今年氯堿行業將加強技術交流和安全清潔生產管理,繼續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推動我國從氯堿大國向氯堿強國轉變。
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也對氯堿行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調查專員宋和平指出,氯堿行業要根據國際貿易形勢發展的新特點,充分利用貿易救濟措施維護行業利益;國家安監總局副巡視員牛開建表示,希望行業不斷強化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生產整體水平;工信部產業司曹云峰處長要求氯堿行業配合做好新版行業準入條件的修訂和發布工作;環保部固體廢物和化學品中心副總工臧文超建議,氯堿行業要加快低汞觸媒在全行業的推廣、汞污染防治技術的應用、無汞觸媒的研發和示范,同時探索行業內汞回收機制,實現汞的內部循環。
典型案例
上海氯堿化工:關停落后裝置,優化產業鏈
2013年是中國氯堿行業經歷的又一個嚴冬。面對嚴酷的環境,上海氯堿化工公司推進“創新升級轉型”戰略,明確了公司今后3年發展目標:通過技術進步,優化公司產業鏈;實施“走出去”戰略,實現公司跨區發展;加快先進材料向化工區集聚,實現向先進材料公司轉型。公司進一步加快向化工區集聚和升級的步伐,全力打造成為最有競爭力的氯資源供應商。
公司不斷深化吳涇生產基地的調整和整合。主動關停吳涇15萬噸/年F2型離子膜燒堿電解裝置;積極爭取上海市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補助、節能減排配套政策補助等政策支持;及時整合吳涇區域公用工程,減少水電用量;順利推進制氯新技術千噸級氯化氫催化氧化制氯中試裝置的建設,并開始著手10萬噸級項目的籌備工作。
與此同時,公司低溫乙烯罐項目有序推進,啟動了8萬噸/年高性能氯化聚氯乙烯項目建設計劃,完成一期4萬噸/年高性能氯化聚氯乙烯項目選址和可研報告編寫工作。公司還積極跟進化工區下游企業上海聯恒異氰酸酯擴建項目、拜耳金虎一期擴產項目的合作談判,參與下游企業擴產計劃。
昔陽氯堿化工公司:上馬高端產品,走差異化道路
陽煤集團昔陽氯堿化工公司是太化氯堿公司和平定氯堿公司搬遷改造后形成的氯堿企業。該公司正在通過大力發展高端聚氯乙烯樹脂,在生產工藝、性能指標、制品種類和應用類別等方面實現差異化,形成自己的市場優勢,打造全國最大的特種樹脂生產基地,并填補國內空白。企業決定上馬40萬噸/年燒堿和40萬噸/年聚氯乙烯特種樹脂裝置各一套,一期為22萬噸/年燒堿和25萬噸/年特種樹脂。
新疆天業集團:率先實現低汞化,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
新疆天業集團將節能環保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突破口。2012年天業百萬噸聚氯乙烯生產裝置在行業內率先全部實現低汞化,從目前情況來看,觸媒使用壽命、消耗均達到預期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
在無汞觸媒的開發上,天業集團更是不遺余力,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展開了廣泛合作,承擔了國家無汞觸媒“863”項目,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的無汞觸媒研發、中試和工業化試驗平臺,一些研究成果已經處于工業性試驗階段,展現出了良好的工業化前景。天業集團表示,無汞觸媒的開發成功和工業化應用,將為集團乃至整個行業的調結構、轉方式奠定扎實的基礎。
新聞鏈接
企業經營仍舊面臨風險
近期,盡管氯堿企業產量有所增長,行業虧損面和虧損幅度有所收窄,行業發展呈現出一些轉好的信號和苗頭,但企業現金流緊張的情況尚存,很多企業仍面臨經營困難。今年一季度,氯堿全行業燒堿庫存24.1萬噸,同比增加105.8%;聚氯乙烯庫存36.93萬噸,同比增加110.6%;應收賬款94.1億元,同比增加20%以上,僅財務費用一項就同比增長19.42%。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和業內專家提示,企業現金流和財務風險值得高度警惕。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