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近年來,圍繞石化產業發展,全國發生了多起群體性事件,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影響,以至于已出現談“化”色變、談“油”火起的現象。
那么,中國的發展,是否已經到了不再需要石化產業,石化產業已經可以從中國經濟發展版圖中去除的地步呢?顯然,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恰恰相反,石化產業與每個人都有著密切關系,每個人、每天都要與石化產品打交道。甚至可以說,在目前的情況下,離開石化產業和產品,人類將無法生存。
也正因為如此,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石化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鏈條長,產品覆蓋面廣,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同時強調,在全球競爭加劇、資源環境約束加大、部分產品過多依賴進口的情況下,必須遵循經濟規律,按照安全環保優先、科學合理規劃、提高產業效益、保障能源安全的原則,搞好石化產業布局,使產業發展與民生改善相促進。
一邊與石化產品密切相關,每天都在享受石化產品帶來的好處,一邊卻又在強烈反對將石化企業建在自己的身邊,建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這確實是一個令人難以理解的矛盾。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過去在石化產業發展過程中,沒有很好地進行規劃布局,沒有很好地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導致民意成為了石化產業發展的最大難題。如果有良好的規劃布局,并充分尊重民意,石化產業的發展也不會遭遇這么大的阻力,也不會被“妖魔化”。
事實也是如此,縱觀這些年來各地在發展石化產業方面的做法,地方政府為了一時的利益需要和政績渴求,根本就沒有認真考慮過石化產業的發展規劃與布局,也沒有很好地按照本地實際和需要,對發展石化產業進行過統一規劃和合理布局。即便有形形式式的石化園區,大多也就是掛個名而已。更多情況下,都是撿到籃子里面就是菜,不管這些石化企業是否符合產業發展規劃,也不管是否存在重大的安全和環保隱患,都不加選擇地加以引進,導致當地的環境遭受巨大破壞。同時,安全事故不斷。僅今年以來,就已經發生了很多起重大安全事故。由此引發的信訪案件和群體性事件,也在逐年上升。
以化工園區與居民的關系為例,很多地方設立的化工園區,在規劃過程中,都沒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要求去做,沒有將化工園區周邊的居民撤離到安全地帶。結果,隨著化工園區企業的增多,特別是一些小化工企業的進入,化工園區與周邊居民的關系就越來越緊張,最終,被迫對居民進行搬遷。但是,由此留下的“恐化癥”卻在廣大居民心里扎下了根。因此,當有新化工項目時,幾乎所有地方的居民,都持強烈反對態度。
再以企業為例,無論是化工園區的企業還是區外的企業,真正有規模、有實力、有技術、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并不多。相反,技術含量很低、競爭實力很弱、效益不佳的企業卻很多。自然,這些企業在安全、環保方面的投入也就嚴重不足,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的影響也就比較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居民心理的影響也都比較強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與整個石化產業的強烈心理對抗。
同時,這些年來,地方在石化項目投資建設過程中,不管項目大小,都沒有公開征求過廣大居民的意見,沒有聽取過廣大居民對石化項目的反應,也沒有正面宣傳過石化產業的地位與作用,而總是采取“既成事實”的方法,迫使廣大居民接受。短期內,或許影響不大。時間長了,特別是發生過安全和環保問題的地方,也就矛盾不斷尖銳與爆發了。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廣大居民對石化產業、石化企業、石化產品的心理排斥和抗拒也就越來越強。
相反,在很多發達國家,盡管石化企業也很多,但是,卻很少出現居民強烈反對的現象,更沒有發生群體性事件。原因就在于,規劃統一、布局合理、尊重民意。所以,要想促進石化產業的健康發展,確保石化項目在投資建設過程中不再出現民意“難題”,就必須將統一規劃、合理布局作為第一抓手,作為破解民意“難題”的根本手段。
首先,統一規劃。也就是說,石化產業的發展規劃,必須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研究制定發展,并明確發展重點、發展地區,地方只能在這一規劃基礎上制定具體的發展規則。否則,即便建成了,也要拆除。
第二,合理布局。在規劃確定以后,到底如何布局,在哪些地方布局,也必須全國一盤棋,統一安排,合理布局,而不是任由地方隨意安排與布局。基本的目標是,就是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要求,以現有產業基地和優勢企業挖潛改造為重點,促進石化產業提質增效升級。新設立基地和項目等,必須嚴格把關、嚴格控制。
第三,上大壓小。廣大居民所以對石化項目這么敏感、這么存在抗拒心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過去的小石化項目太多。尤其是小化工。環保安全不達標、偷排漏排等,給廣大居民心理上造成了很大陰影。所以,今后的石化項目,要么不上,要上就得是大的,而且環保安全必須是高標準。同時,對小石化項目,要繼續進行清理。
第四,尊重民意。凡是新建項目,都要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且監督范圍不僅僅局限于項目本身,也包括今后的環境、安全等方面的問題。凡不達標者,必須及時整改。否則,就予以取締。
總之,如何規劃布局,直接關系到石化產業的命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石化產業。如何在發展過程中,突破居民心理這道防線,需要有關方面的積極思考和認真探討。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