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一大早,艷陽高照,秋高氣爽。安慶石化煉油一百裂解裝置二班職工堅守崗位。早上一接班,反應崗位職工就接到生產指令:余熱鍋爐液位里外加強監控。“大家盯表、巡檢時都要精心點,不能麻痹大意出紕漏。”班長葉德文、崗位主操方世武叮囑著大家。
該余熱鍋爐“工齡”有近二十年,是利用高溫再生煙氣加熱除氧水,生產中壓蒸汽,是裝置節能“功臣”之一。余熱鍋爐是特種設備,液位是重要的工藝參數,余熱鍋爐滿水、缺水、干鍋都是操作中的大忌,影響到余熱鍋爐安全運行。
余熱鍋爐南面、北面都安裝了一臺玻璃板液位計,職工們巡檢時都要先后打開液位計汽路閥、水路閥沖洗玻璃板液位計,仔細查看余熱鍋爐液位,以便和室內DCS操作畫面上液位儀表數據對照一下。
前天,職工們發現余熱鍋爐南面液位計汽路閥閥芯脫落,無法像往常一樣開啟,判斷南面液位計失靈。而且汽路閥沒有隔斷閥,和余熱鍋爐汽包相連,所以無法在余熱鍋爐正常運行時更換汽路閥。
現在,余熱鍋爐就只有北面液位計可以使用。為確保余熱鍋爐安全運行,大家格外“關照”余熱鍋爐液位。
接班后,主操方世武拿著扳手,就奔上余熱鍋爐二層平臺,打開液位計排凝、沖洗液位計。看液位時,兩眼跟著上升的液位移動。“現場玻璃板液位有五個螺釘,和室內液位儀表數據55%一致。”他放心地嘀咕著。
中午,太陽明晃晃的刺眼,曬得汪江寧頭皮都冒汗。這時,他正蹲在北面液位計邊,還要經受著余熱鍋爐的高溫輻射,不一會兒就大汗淋漓。“里外液位對不上號,就要聯系儀表校表。”他滿腦子都是生產指令,查看液位時,每個步驟都一絲不茍。
“余熱鍋爐中壓蒸汽溫度370攝氏度。”“余熱鍋爐過熱器煙道溫度500攝氏度。”青工胡童輝在室內盯緊這些重點工藝參數。師傅們告訴他,一旦余熱鍋爐液位出現滿水等異常時,這些工藝參數立馬會反映出來。
晚上七點,暮色漸沉,月照塔林。“我們班今天當班,中秋節我和同事們在廠里過。”副班長馬玉宏剛放下親戚打來的問候電話,就拿上防爆手電筒,做交班前的最后一趟巡檢。他走出操作室,一抬頭,就看到懸在夜空的圓月,他加快腳步走向余熱鍋爐液位計。(舒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