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和金屬行業權威顧問伍德麥肯茲最新發布報告稱,隨著動力煤和焦煤價格連續第五年下降,全球65%以上的煤炭產能呈現虧損狀態。
伍德麥肯茲在報告中稱,如果再將生產設備維修成本等煤礦運營費用計算在內,那么虧損范圍還將擴大。這也表明,全球煤炭產業正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例如亞洲需求增速放緩以及在全世界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大環境下煤炭行業的結構性挑戰等。
以澳洲為例,以當前價格計算,33%的澳洲煤炭產能現金流呈現虧損狀態。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出口價格為每噸52.5美元,昆士蘭焦煤出口價格為每噸74.45美元,而在2011年中國需求高峰期,這兩種商品的出口價格分別是130美元/噸和300美元/噸。此外,澳洲近半的私營煤礦都處在虧損運營的狀態。
印尼的煤礦產業情況更糟。根據印尼煤礦產業統計,大約60-70%的印尼煤礦商都處在虧損狀態。
伍德麥肯茨表示,減產是不夠的。根據RBC初步估計,過去21個月以來,世界各地煤礦焦煤產量至少減少3400萬噸。
僅2015年,嘉能可在澳洲的煤礦就減產1500萬噸,其中大部分是動力煤。
印尼的煤炭產量也同樣在減少。印尼煤礦產業協會主席Pandu Sjahrir上個月表示,今年,全國煤炭產能大約在3.3至3.6億噸,到2016年,全國煤炭產能很有可能下降至3億噸以下。
盡管如此,彭博社分析師近期指出,“煤炭生產商在供應方面確實做了限制,但是,由于需求下跌幅度大,這部分減產努力并不足以阻止價格下降。”
花旗集團最新發布的報告也顯示,2016-2017年,全球動力煤和焦煤價格還將持續下降。預計,未來澳洲會有更多煤炭生產商被迫關閉煤礦。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