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志愿者,無論是方便群眾,為身邊的群眾解憂排難,還是立足崗位學雷鋒,他幾十年如一日,熱心服務,辛勤工作,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無怨無悔,從他身上處處可體現出奉獻和大愛精神,他用實際行動一年又一年默默無聞地傳承著雷鋒精神。他就是勝利油田孤東采油廠技術質量監督中心的計量檢定工尹廣利。
愛學習肯鉆研
正因為他愛學習肯鉆研,練就了一身過硬的便為服務本領。剛參加工作時,他看到單位里有老師傅掌握鐘表維修技術,他就利用業余時間,向老師傅學習鐘表維修技術,并很快掌握了該項技術,自己還購置了維修工具,就熱心給周圍的群眾義務修理各種手表和鐘表,二十多年來,經他修復的各種手表就達到1萬余塊。
后來,他又愛上了家電維修技術,并系統地學習了收音機、錄像機、錄音機、電視機、電冰箱和洗衣機等家電維修技術,掌握了精湛的維修技術,單位里誰家電視機出了故障,誰家的電冰箱壞了,只要找到他,他都能給以幫助修復,而且從未收取過一分錢,二十多年來,他都記不清為別人義務修理過多少家用電器。
一只維修工具包
單位同事們都知道,他有一只不離身的維修工具包,里面大到鉗子、起子、萬用表,小到螺釘、螺絲、保險絲,所有電工用具用品一應俱全。尹師傅剛來技術質量監督中心時,偌大的一個技監中心愣是沒有一名電工,電氣線路稍微出點問題就得到處找人,不光麻煩不說,整個中心的用電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尹師傅看到這一情況,不由得暗暗急在心里。于是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只要有時間,他就刻苦學習電氣電路知識,掌握電氣設備維修方法,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他終于取得了電工資格證書,成為中心唯一一名電工,具體來說應該是一名工作在采油儀表崗上的兼職電工,從那時起這個電工維修工具包便不離尹師傅的左右。
時間一晃就是二十多年,電工包一背就是二十來多年,兼職電工一干就是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里,只要接到任務尹師傅二話不說拎起他的電工維修工具包就走,那里電路出問題,那里設備有故障,那里就有尹師傅和他的維修工具包。這只小小的維修工具包不光裝著尹師傅的二十多年的兼職歲月,也裝著整個技術質量監督中心二十幾年的電氣安全。
變廢為“寶”達人
針對一些儀器儀表檢修過程中產生的舊儀器、舊設備等廢料堆,從中尋找出可再利用電氣元件。通過實施對廢棄物重新整理,分類管理,分別存放,盡可能地重復利用,對可修復的計量儀表和設備進行修復,不僅能降低維修成本,,而且可以減少廢棄物處理費用和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而他通過在從檢修完后的廢料堆中“淘寶”,身兼采油儀表維修工和電工兩個崗位的尹廣利帶領兩位同事,將油井低壓測試儀器中已損壞的電池組拆開,將其中的好電池挑出,重新焊接并密封,組裝成好電池組,每年可節約維修費用3000元,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變廢為“寶”達人。
(勝利油田 朱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