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鄭滔個頭不高,雙眼炯炯有神,談起工作來,“技術范兒”十足。
他有著多重身份。第一身份便是齊魯石化運維中心煉油電氣車間技術員,管理著煉油廠南生產區的全部電子設備。曾經多次解決生產裝置的電子設備難題,并根據管理經驗提出多個創新“點子”。第二個身份是運維中心煉油聯合團支部書記,組織十幾名青工參加各種團的活動。每到檢修時,他便組成青年突擊隊,帶領青工沖在各個檢修項目的最前沿,為保質保量完成檢修任務勇挑重擔,奮力拼搏;在火熱的檢修現場揮灑汗水,書寫青春。第三個身份是“學霸”。自2005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從沒放下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而是一邊在工作中增長實踐經驗,一邊鞏固書本知識。天道酬勤,繼2010年奪得銀牌后,2015年,鄭滔終于在中石化集團公司電氣技術大比武中獲得了最高榮譽——金牌!
他還有一個身份,便是青年志愿者。組織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弘揚“雷鋒精神”是運維煉油團支部堅持多年的一項工作。自從2009年參加第一次“上街為民服務”活動開始,鄭滔便上了“癮”。每年的3月5日“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和9月20日全國“公民道德宣傳日”這兩天,鄭滔都根據團委的統一組織,帶領團員青年參加“上街為民服務”活動,每年兩次,一次不落。
2011年3月5日這天,正巧與鄭滔的陰歷生日“偶遇”。這天,他起得很早。戴上紅袖標的那一刻,心中陡然升起一種榮譽和責任感。由于是電氣專業,他們小組不僅要為民服務,還多了一項“幕后工作”——保障活動現場的供電和用電安全。雖然為活動現場供電的手續和材料在前一天就已經準備就緒,也檢查了好幾遍,但鄭滔還是有點放心不下——安全第一。他自身攜帶的電氣工具也是一看再看,生怕落下一樣。早早來到煉廠中心公園的配電室后,他再一次認真檢查了電氣設備及線路,開關、插頭、膠皮線,一個螺絲都不放過,確保無誤后,心里才算踏實下來。然后鄭滔就同伙伴們一起敷設電纜并擺好電源插排,做好活動現場的供電安全措施。
小家電維修歷來是這里的特色服務項目,有“金牌選手”服務更是“手到病除”。活動期間,鄭滔一邊在現場為居民服務,還要負責組織和協調工作,一邊不時“督查”活動現場用電情況,防止誤碰帶電電纜和插排,保證現場人身和設備的安全。活動結束后,他又和伙伴們一起停電、拆線、拆除安全措施等收尾工作。每次開展這樣的活動,鄭滔和伙伴們都是最早到達,最晚撤離,已經成為習慣。
2015年9月26日全國“公民道德宣傳日”這天,也令他難忘。剛剛斬獲“2015年中國石化電氣專業技術比武”金牌的鄭滔,去北京參加頒獎儀式,頭天晚上6點才下火車。團委以為他參加不了第二天的活動,就沒有通知他。可鄭滔卻一直惦記著……沒想到第二天一早,鄭滔帶著一身疲憊準時出現在活動現場,令其他小伙伴吃驚之余更添感動和敬佩之情。
他說:“年輕人應積極貢獻自己的熱心和愛心,勇于、敢于奉獻。能在“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作為一名志愿者奉獻自己的熱情和愛心,我感覺很自豪!能在這樣的日子里度過自己的生日,更是一種別樣的‘享受’,這個生日很給力!”
(齊魯石化 楊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