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國內首個國際航運船舶LNG(液化天然氣)接收及加注站儲罐工程——新奧舟山LNG項目一期工程2座16萬立方米LNG儲罐完成首臺罐升頂,重達768噸的鋼穹頂及其配件完全由風壓一次性吹升至罐頂部安裝就位。該項目也是國內首座由民營企業運營的LNG接收站,一期工程預計2018年中建成投產,年接收能力為300萬噸/年。
在全球LNG接收站平均產能利用率一直不飽滿背景下,國內目前已建成的國內大型LNG接收站已經超過10個,還有多個LNG項目在建。承建新奧舟山LNG項目核心設備的中集安瑞科副總經理孫洪利認為,LNG供應可能存在短期過剩情況,但長期向好的趨勢依然沒有改變。
加速國內天然氣價格與國際接軌的步伐
據了解,超大型LNG儲罐是LNG接收站項目最核心、最關鍵的設備。舟山LNG接收及加注站的2座16萬立方米LNG儲罐由中集集團(000039)子公司中集安瑞科旗下的TGE和YPDI聯合體承建。
TGE作為德國領先的氣體工程承包商,自2008年加盟中集集團開始,已經在國內(不包括在建項目)完成五個LNG 接收站及調峰站儲罐工程EPC項目。上月,該TGE和YPDI聯合體承建的廣匯啟東LNG分銷轉運站16萬立儲罐擴建項目也剛剛開工。
“在近期經濟低迷,加上受油氣價格的打擊,LNG短期需求受挫承壓的情況下,沿海LNG接收站和內陸小型LNG廠的LNG供應可能存在短期過剩情況。但綠色低碳能源應用是大勢,應用LNG是國內能源結構優化的重要方向之一。未來,隨著國內環保政策的落實,國內天然氣市場的開放和逐步成熟,LNG長期向好的趨勢依然沒有改變。”孫洪利表示。
孫洪利認為,目前中國天然氣行業的發展碰到了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阻力:一是供應側過剩——國際油價下跌至50美金甚至以下,使過去資源稀缺環境下的LNG基礎設施投資的可行性受到挑戰;二是需求不足,國家政策正在直接影響著天然氣行業應用環境和競爭能源的發展。
“2017年,隨著我國天然氣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業內預測到2020年,價格調控機制將基本健全。預計屆時天然氣行業將迎來全球市場高潮的恢復。”孫洪利說,“但同時,也需要國家加大對現行天然氣定價機制的改革力度。”
近日,國家級油氣現貨交易平臺——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26日正式投入運行,并預計2016年天然氣市場交易量將突破150億方。
“這對于天然氣價格改革來說,也是一個與國際接軌的很好的信號。”孫洪利說。舟山LNG加注接收建成后,將為LNG進口和轉運、應用提供了更廣泛的基礎設置基礎,將進一步加速國內天然氣價格與國際接軌的步伐。
帶動國內LNG產業鏈的廣泛普及
LNG接收站是LNG二程運輸的主要接收、中轉及調峰站,為周邊LNG市場的貿易、運輸需求提供重要支持。孫洪利認為:“LNG加注接收站將發揮對積極促進周邊LNG產業鏈廣泛普及的作用,尤其為國內LNG二三程的運輸市場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
據中集安瑞科預測,目前,非管輸天然氣供應模式(尤指中小型LNG)因機動靈活、占地少、不依賴天然氣管網,越來越受到全球范圍的市場青睞。當前,伴隨著LNG貿易市場的逐漸壯大,以物聯網為基礎的LNG二三程運輸市場亦正在迅猛發展。
我國LNG二三程的運輸主要有兩種形式:LNG半掛式運輸槽車和LNG罐式集裝箱陸路運輸。近年,國內也開始建造艙容在3萬立方米以下、適用于沿海、近海乃至內河范圍內的的中小型LNG運輸船;LNG罐式鐵路運輸火車已獲得國家鐵路局許可進行試制。
隨著LNG產業鏈的廣泛普及必將快速增長,LNG運輸車也在不斷增加。而LNG罐式集裝箱以安全、靈活的機械搬倒優勢,將越來越多應用于陸路、鐵路和海路的多式聯運物流。另外,據業界預測,未來十多年中國主要用于 LNG二程轉運的中小型LNG運輸船或將超過百艘。中小型LNG運輸船可以將LNG從沿海大型接收站運送到小型接收站,然后經槽車、罐箱火車或地方管網運送到客戶端。
孫洪利說:“隨著我國實施城鎮燃氣工程、燃氣發電工程、工業燃料及交通燃料升級工程等以氣代煤代油的相關政策出臺和實施,我國天然氣行業依然存在巨大的可為空間。”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