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十二五”期間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煤制天然氣生產和外輸基地。
中國新疆2011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19日至20日在此間舉行。此次系列活動之一的“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高峰論壇”透露了上述信息。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一年多以來,國家支持新疆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陸續出臺,尤其在煤化工方面,國家提出支持新疆重點發展煤制氣,適時建設煤制油示范工程,穩步發展煤制醇醚燃料產業。
與會專家介紹稱,新疆煤化工發展具備非常明顯的競爭優勢,從市場需求、輸送渠道等各方面考察,煤制天然氣優勢最突出。
首先,新疆煤炭資源豐富,資源分布集中且煤質較好,開采條件良好,競爭優勢突出。新疆煤炭預測資源總量2.19萬億噸,占全國資源量的40%,居全國之首。截至2010年底,新疆累計探明煤炭資源儲量2574億噸,保有儲量2558億噸。
其次,新疆具備建設大型煤化工項目的供水、用地條件。新疆水資源總量832億立方米,平均年降水總量2544億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596億立方米,眾多的高山冰川、湖泊和河流,為項目開發創造了有利條件。新疆土地資源豐富,未利用土地居多,可根據各項建設條件,選擇適合建設大型煤化工基地的廠址。
再次,煤化工產品的外送通道正在逐步形成。西氣東輸一線和西氣東輸二線正在運營,中石油正在建設西氣東輸三線工程,目前新疆多家煤制氣企業的天然氣已獲準進入西氣東輸管網。
不久前,中國首條煤制天然氣專輸管線伊—霍輸氣管線在新疆霍爾果斯開工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完工并具備投產條件。這項工程將使產自伊犁的煤制天然氣通過西氣東輸二線管線輸送到東中部地區。
統計顯示,2010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僅944億立方米,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而煤制天然氣將成為填補市場需求缺口的重要選擇,這也為煤制氣項目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中國目前已經批準在新疆、內蒙古等地建設4個煤制氣項目。有專家表示,新疆“十二五”期間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煤制天然氣生產和外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