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西自治區海洋局發布了《200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環境質量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廣西管轄的大部分海域仍然保持清潔態勢,曾受到原油污染的海域水質已恢復正常。
去年8-11月,在潿洲島西南海域出現4次溢油現象,污染物為黑色油塊,粘性很強,經鑒定為原油。事件發生后,廣西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自治區海洋局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國家海洋局的要求,積極組織開展監測監視、污染源排查和應急處置,協調沿海三市及相關單位對溢油影響區域的社會經濟活動狀況進行調查、開展潿洲島油污染海域環境影響自查評估,努力將油污染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限度。經過努力,海灘上的油污已于當年清理完畢,目前理賠善后工作正在逐步開展。
《公報》同時顯示,廣西近岸海域營養鹽含量較低,入海排污口大多數達標排放,大部分近岸海域仍然保持清潔。此外,海洋生態監控區域內紅樹林分布總面積保持不變,珊瑚礁生態系統穩定。曾受到原油污染影響的海域海水目前水質已經恢復正常,符合當地海洋功能區的水質要求。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