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面利空在本周顯現威力,國際原油市場連續三日大跌,NYMEX原油期貨價格驟然降至2月中旬水平。鑒于未來一段時間供需基本面仍可能維持疲軟的現狀,各國經濟動態就變得至關重要。目前歐元區前景黯淡,但美國未來將出爐的經濟數據或可給予市場一定信心。因此,國際油價短線仍可能負重下行,但期間也存在反彈機會。
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故雖然受到廣泛關注,但暫未影響到美國的原油進口。最新統計顯示,美國原油和成品油進口量反而增至2009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截至4月30日當周的美國原油和汽油庫存繼續上漲,NYMEX原油交割地庫欣地區的原油庫存更是創下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盡管一直被市場寄予厚望的夏季汽油消費旺季日漸臨近,但至今需求方面依舊未見明顯的復蘇。機構統計顯示,截至4月30日當周,美國汽油日需求與前一周持平,而最近四周的日需求量比去年同期低1.1%。
另一方面,機構調查顯示,預計歐佩克4月原油日產量已上升至2928.5萬桶,除伊拉克外的11個有配額成員國的減產履行率已降至49%左右。加之目前正值亞洲煉油企業的檢修季,原油供應十分充裕。有分析師指出,由于不愿削減產量,伊朗迄今在浮動油輪中貯存了約3500萬桶的原油,相當于伊朗的10天原油產量。此外,若油價未來重返每桶80美元之上,受利益推動,產油國可能會繼續增產。
經濟方面,希臘債務問題仍是最大的隱患。普遍認為希臘很難僅僅憑借1100億歐元救助計劃就徹底擺脫債務危機,何況德法等國對希臘的援助仍存在變數,希臘民眾更是堅決反對伴隨救助計劃而來的財政緊縮措施及結構性改革。此外,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同樣面臨財政赤字問題,很可能步希臘后塵。歐元的壓力不言而喻。而若英國大選最終產生一個無多數黨的議會,將可能影響英國政府債務管理能力。未來若無足夠強的消息安撫市場擔憂情緒,投資者仍會遠離原油和股票等風險資產,而買入美元等避險貨幣。同時,美元的升值也將打壓以美元計價的原油期貨。
不過,美國經濟復蘇形勢可能成為油市的救命稻草。目前投資者普遍看好近期將出爐的4月非農就業數據等經濟指標,事實上,美國本周發布的制造業數據、消費者信心指數等一系列經濟數據整體向好。美國方面的利好或可抵消歐元區的利空,令投資者對未來石油需求仍持樂觀預期。
總而言之,在季節性需求真正回升之前,供需基本面難有實質性改善,同時,目前經濟面利好有限,油市仍將承受較大壓力,但應可守住70美元/桶一線。若美國方面出爐強勁的經濟數據,市場氛圍可能隨之緩和。原油期貨或將順勢反攻,但暫時難以回歸前期高位。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