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WTI原油在歐債危機出現轉機、美元走軟等利多下,從80美元下方反彈,漲幅超過10美元,布倫特原油也從一度跌破100美元重返110美元上方。原油價格還具有進一步上漲的動力嗎?結合宏觀因素和原油供需面的分析,筆者認為WTI原油在90美元的壓力依然有效。
金融市場尚沒有實質性好轉
歐洲金融市場顯現暖意,不過歐元區量化寬松和共同救助基金的效果尚待觀察,后期如果全球經濟形勢繼續疲弱,主權債務危機繼續惡化的話,暖意很有可能轉瞬即逝。這將勢必加重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擔憂,給原油價格帶來沖擊。而金融危機以來被稱為世界經濟火車頭的中國經濟目前有些暗淡,存在一些阻礙經濟增長的根本性問題——通脹居于高位,房地產調控仍在繼續,國內貨幣政策依然沒有放松跡象,緊縮政策不變的格局令國內資金面持續緊張,大宗商品的工業需求由旺盛轉為疲軟。后期,投資人需關注10月23日歐洲官員改善歐洲大陸受困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提議,11月23日美國國會超級委員會就裁減政府預算逾1.5萬億美元的方案能否達成一致。市場對這兩個事件的解讀將對油價走勢產生至關重要影響。
原油自身供需基本面較寬松
未來幾個季度,不斷衰弱的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將導致原油消費增長放緩,IEA、EIA和高盛等多家機構近期調低了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期。例如,IEA在10月12日就表示,因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削減2011年和201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預期。IEA現在預計,2012年全球原油需求將增長125萬桶/天,較之前預期的減少16萬桶/天。并且,隨著利比亞逐漸恢復石油生產,前期市場吃緊的狀況將會得到改善,中東戰亂導致的原油地緣政治風險溢價在減弱。上述因素將大大增加油價從目前較高價位上行的阻力。
油價持續上漲終將拖累經濟
發達經濟體的油價跟普通消費者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系。在美國,當燃料價格飆升,消費者通常會削減其他方面的開支,比如到餐廳用餐或開車購物往往是首先被省去的項目。據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機構調查發現,在汽油價格每加侖3.5美元以上時,如果汽油價格不斷走高,三分之一的消費者將削減可支配支出,這是在經濟情況比較好時的調查結果。如今作為金融危機以來的薄弱環節,歐美失業率仍然非常高,大多數人認為經濟處境艱難,因此油價上漲將打擊本已較疲軟的消費增長。私人消費在OECD國家中對GDP增長的貢獻占很大部分,為了不危及本已蹣跚的經濟,這些國家對油價的控制將隨著原油的持續上漲而擺上日程。
總的而言,無論從宏觀環境、原油自身供需面,還是從技術面、心理層面來講,WTI原油當下很難突破90美元的振蕩區間。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