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安徽、江蘇、湖北、山東等地柴油供應緊張形勢凸顯,在供求失衡、“批零倒掛”等因素交織下,眾多民營加油站陷入斷供、限購等尷尬境地,引起社會關注。
此次“油荒”是常態還是反常?民營加油站鬧“油荒”的根源何在?如何跳出“油荒”怪圈?為此,“新華視點”記者深入各地追蹤采訪。
油價下調柴油就“荒”?
“怎么一降價就沒有柴油了呢?”……近一個月來,在一些民營加油站里,消費者怨聲四起。
記者近日在安徽部分民營加油站采訪發現,想要加到柴油確實比較難。“跑了四五個加油站,才加了100塊錢柴油。”合肥市長江西路一加油站旁的貨車司機程誠說,要是再加不到足夠的油,運輸的生意恐怕要“歇菜”。
自10月9日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下調后,江蘇、湖北、內蒙古等地部分加油站便停止供應柴油或者限制供應。盡管山東有地煉油源作為補充,但受“批零倒掛”因素影響,省內多家加油站即將面臨“斷炊”窘境。
“往年曾出現過‘油荒’,但今年形勢最嚴峻,特別是民營加油站,已成為消費者口誅筆伐的‘油荒’制造者。”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說,在全國9.6萬家加油站中,民營加油站約4.4萬家,目前有上萬家民營加油站出現柴油斷供現象。
雖然此次“油荒”波及范圍廣,但也有不少地方尚未受到侵擾。記者走訪廣州數家民營加油站后發現,該地區沒有發生“無油可加”現象。“今年我們柴油供應一直比較平穩。”位于廣園東路的金貴加油站站長羅帝康說。
此次“油荒”除呈現區域性特征外,國營、民營凸顯出“冰火兩重天”跡象。在柴油供應形勢嚴峻的省份,民營加油站紛紛出現斷供、限購,但國營加油站卻隨到隨加。“柴油供應正常,未出現斷油。”這是記者走訪合肥多個國營加油站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趙友山表示,目前“油荒”算不上全國性的供油緊張,但主要在民營加油站出現,耐人尋味。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