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6月的100美元直下40-60美元,即便跌到10美元,也不要指望產油國減產。
秉承著“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維護各自和共同的利益”宗旨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上周五(12月4日)在維也納召開了半年度大會,但是結果與市場預測的一樣,最終沒有達成減產的協議。外媒則標出了“Dead(死亡)”的字眼來表達對OPEC的失望。
不減反增內幕讓市場很受傷
至少OPEC還認為自己是一個很重要的組織。會上,它批準印尼成為完全的成員國;卡塔爾石油部長將擔任未來一年的OPEC主席;OPEC同意巴德里(al-Badri)繼續擔任秘書長一職直到2016年7月;OPEC將于2016年6月2日舉行下一次會議。
會議聲明也沒有提及關于新產量的上限。上回OPEC未能達成協議是在2011年,當時利比亞形勢動蕩,沙特(沙烏地)阿拉伯推進OPEC增產以防油價飆升。
彭博社了解到,OPEC將產量目標設在每日3150萬桶,此前為3000萬桶,重新加入OPEC的印尼并未包含在上調后的產量上限之內。
消息傳出后,上周五國際油價大幅跳水,由于此前的上漲下跌,WTI原油價格跌破40美元,報收39.97美元/桶;ICE布倫特原油期貨早盤中曾上漲,但收盤下跌超過2%,報42.69美元/桶,距離8月觸及的六年半低位只差幾美分。
周一(12月7日)亞歐交易時段,國際油價延續了上周五的跌勢,一度觸及39.20美元/桶的低位,此后略有反彈。截至北京時間18:00,紐約商品交易所2016年1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23%,報39.48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7%,報42.70美元/桶。
激烈爭吵后各奔東西
盡管巴德里在會上表示OPEC仍舊強大,但是成員國們各行其是的態度似乎讓會議的氣氛更加尷尬。
最終OPEC會議在一片激烈的爭吵中落下帷幕,各國都對新產量這個話題避而不談。OPEC秘書長巴德里在問答環節表示,目前難以給出具體產量目標,決定等到下一次會議再給出相關數字。尼日利亞石油部長表示,OPEC就不減產決定達成共識,維持現有產量水平不變,決定不將具體產量目標數字包括在公報中。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BijanZanganeh)在會前則表示,伊朗決定在制裁取消后增加產量,不接受有關該決定的任何討論,這是伊朗的權利,就這一點而言,伊朗不會有任何妥協。
彭博社匯總的數據顯示,OPEC產量已經連續18個月超出目標。這就表示,OPEC成員國早已開始不遵守該組織的產量目標,各國產油量總比目標上限高出不少。而自2011年以來的目標上限一直是每日3000萬桶,同樣也是沒人把它當回事。CMCMarkets首席分析師斯普納(RicSpooner)對彭博社表示,全球目前面臨著嚴重的供過于求,OPEC一旦放棄自己的份額,就相當于在邀請別人來拿走它,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看到OPEC改變現狀、回歸到抑制供應的情境中去。
不遵守OPEC產量目標的行為究竟是對是錯并沒有誰能給出定論。伊拉克石油部長邁赫迪(AdelAbdulMahdi)在維也納發出質疑:美國沒有給其石油產量設置上限,俄羅斯人也沒有,為什么OPEC就必須有產量上限呢?
德盛安聯資產管理能源基金經理人兼分析師惠頓(ChristopherWheaton)對路透社表示,本次維也納OPEC成員國會議結束了,曲終人散,但什么都沒改變,石油產量未變,石油產量配額仍與實際產量存在差距,而功能有些失調的OPEC家族就和多數組織一樣,成員就此各奔東西。
《悉尼先驅晨報》毫不避諱地在標題中指出了OPEC的“死亡”。它認為,OPEC已經放棄了作為一個組織的偽裝,現在成員國都只顧著自己的利益,盡管成員國們竭力掩飾他們之間的隔閡。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