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南油田獲悉,南陽凹陷白秋地區張36井喜獲高產工業油流,試采初期日產純油達到31.5噸,近日每天生產14小時,產油穩定在18.8噸,這標志著沉寂了十多年的白秋地區滾動勘探開發掀開了新篇章。
白秋地區位于南陽凹陷張店油田北部,面積近100平方千米,是南陽凹陷油氣勘探的外圍新區。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油田曾先后在該區部署南31、南33、南36井均落空,部署南36井、45井見到油氣顯示,但沒有工業油流,該區的勘探也進入低谷,直到2005年,河南油田科研人員對張店油田周緣的白秋、黑龍廟地區三維地震資料開展目標精細處理及解釋。利用地震、地質、測井、試采等資料進行地震地質綜合研究,落實該區構造、儲層、圈閉及油層分布等油藏地質特征,經過精細解釋發現了一系列新的圈閉,通過含油氣性綜合研究,認為在南36井區、南45井區其周緣斷塊油藏發育,符合計算預測儲量條件,2007年在該區上報新增石油地質預測儲量478萬噸已通過集團公司驗收。
為了重新評價南33斷塊構造圈閉含油氣性及南33井顯示層段油層展布情況,增加地質儲量,研究院科研人員結合該區構造、儲層、圈閉及油層分布等油藏地質特征,分析研究認為,南33斷塊是最靠近南部油田區的一斷塊,南部主生油洼槽生成的油氣除在南部的圈閉聚集外,應有相當一部分沿斷層和砂巖輸導層向北運移,而該圈閉無論從構造位置、圈閉性質及形態等方面均是捕獲油氣的有利圈閉,具有良好的成藏背景。于今年5月在該斷塊高部位部署大斜度雙靶心滾動評價井張36井。
為了重新評價南33斷塊構造圈閉含油氣性及南33井顯示層段油層展布情況,增加地質儲量,研究院科研人員結合該區構造、儲層、圈閉及油層分布等油藏地質特征,分析研究認為,南33斷塊是最靠近南部油田區的一斷塊,南部主生油洼槽生成的油氣除在南部的圈閉聚集外,應有相當一部分沿斷層和砂巖輸導層向北運移,而該圈閉無論從構造位置、圈閉性質及形態等方面均是捕獲油氣的有利圈閉,具有良好的成藏背景。于今年5月在該斷塊高部位部署大斜度雙靶心滾動評價井張36井。
張36井是部署在張店-白秋地區南33斷塊的一口評價井,該井于2007年5月28日開鉆,6月13日完鉆,8月5日完井, 完鉆井深2210米。全井共見巖屑顯示16層65米,電測解釋油層2層7.1米,差油層1層2.1米,油水同層3層14.9米。 今年8月15日由開發事業部及研究院有關技術人員對該井試采方案進行了討論,確定了具體的射孔層位和井段,試采主要目的層為核二段三油組1小層。
張36井喜獲工業油流,表明白秋地區具有良好的滾動勘探開發前景,是我油田今后深挖細找、增儲上產的有利勘探開發區帶。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