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投資者對美國經濟衰退抑制全球能源需求的擔憂再度加劇,國際油價受挫再遭下滑。與此同時,美國第一大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發布的財務報告中顯示,08年第四季度該公司虧損達到了617億美元,創下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巨大的公司季度損失。受此影響,紐約股市呈現大幅低開,道瓊斯指數盤中跌破7000點關口,是該指數自1997年以來首次跌至7000點之下。
相比之下,中國并沒有陷入油價過山車式的陰霾之中。2月20日,中國與巴西簽署了進口量300萬至500萬噸的原油進口合同;2月17日,中俄“貸款換石油”談判落下帷幕,俄羅斯承諾未來20年每年向中國輸出1500萬噸石油;委內瑞拉也將在未來幾年中每天向中國出口100萬桶石油……
全球最大的能源咨詢公司Wood Mackenzie日前預計,由于亞洲深受全球經濟衰退影響,預計2009年中國原油的需求增長只有0.3%,即每天2.7萬桶。此前,國際能源署預期,中國2009年石油需求增長率為0.7%,不到近幾年水平的1/5。
不過,分析師認為,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意味著中國2009年石油需求預期在未來數月中或經常修訂,今年原油需求預期仍存在著“上行風險”,特別是在政府使用低油價來充填更多戰略儲備,以及刺激方案超出預期的情況下。
近日出現的油企相繼降價,“價格戰”再次打響的一幕可以說明,成品油價格戰的根本動因在于市場供求關系的改變,未來,中國還將迎來加油站全方位營銷服務競爭的時代。
在國內原油市場總體供過于求的時候,專家建議,在低油價時期,應進一步加快石化產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步伐。由于國際油價較08年已大幅回落,所以中國石化企業“走出去”談判應該比較容易一些。
同時可以采用“引進來”這一雙贏模式,對于產油國,中國持續的石油需求將提供更大的市場,擺脫對西方發達國家的過重依賴;而中國則可以獲取長期穩定的石油供給。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表示,以現在的油價來看,向下的空間很小,向上的空間很大,也就是說現在進口原油,將來獲利的幾率遠遠大于虧損的幾率。
因而,在國際油價持續低位徘徊的背景下,我國應該快速提升油儲能力,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從而帶動國內成品油市場消費,在營銷服務的競爭時代中爭得一席之地。
另悉,4月11日,400多位來自中外的知名金融專家、學者、金融家、政界高官以及新聞界的精英,將在由中國金融網、中國金融研究院共同舉辦的2009中國金融形勢分析、預測與展望專家年會暨第五屆中國金融(專家)年會上,就石油經濟等熱點話題進行深度探討。我們相信,低油價下將創造中國儲油良機,同時國內的石油經濟也將拉動消費增長。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