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整改落實階段,江漢油田供應處黨委在前兩階段邊學邊改、邊改邊學的基礎上,再學再改,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堅持三個面向、三個著力,集中力量抓整改抓落實。
緊跟油田生產建設和勘探開發需要,著力提高保供降本服務水平。針對學習實踐活動期間走進用戶征求到的物資供應管理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從三個方面抓整改。一是按照強化職能、規范流程、分段制衡、協作高效的指導原則,認真梳理、調整、完善油田物資供應業務流程。著手修訂崗位職責和工作標準,從油田和二級單位兩個層面進一步加強物資歸口管理,加強對機械制造系統單位的物資采購行為、價格和采購渠道監管,并定期檢查、指導、考核和通報。著手規范油田化學助劑標準和采購渠道,規范了采購業務發票傳遞管理辦法。二是大力推行業務公開,建立物資供應“決策民主、操作公開、過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 ”的良性機制。制定了《供應處關于開展業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方案》,強化內控制度和ERP操作系統的實施,利用新理念和新技術加快改造傳統采購供應業務模式,推進物資采購供應由業務操作型向現代管理型轉變,優化供應流程,實現物資供應分工專業化、業務流程操作標準化。三是以優質高效為目標,全力以赴確保油田生產所需物資供應。加強需求計劃管理,完善計劃的編制、對接、審批和考核工作程序,需求計劃由逐季落實為逐月逐周落實,充分考慮油田滾動勘探開發的特性以及各種不確定因素,提前介入需求形成過程,鎖定資源,掌握供應主動權。充分發揮集中的規模優勢,大力培育主力供應商,目前已從974家供應商中培育主力供應商198家,通過推行戰略采購、框架協議采購、集成打包等科學的采購方式,增強了資源控制力。充分利用金融危機下資源市場緊張矛盾緩解的有利契機,調整采購策略,合理低價位儲備物資7000多萬元,降低了供應風險;利用社會資源和信息庫存,代儲代銷1.02億元,減少了資金占用,最大化地為油田節約了生產建設成本。
緊跟全體員工不斷增長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著力做到讓全體員工在發展中得到最大的實惠。針對員工意見反映較大的問題,集中物力財力抓整改。加強供應基礎設施建設,抓緊五七供應庫改擴建項目的施工和中心庫配套完善項目的開工,不斷提高物資供應的硬件水平。堅持以人為本,通過購置克拉耳掃地機,解決了紅旗供應庫的煤灰污染問題;統一安裝先進的電熱水裝置,解決了全處員工的飲水質量問題;通過對裝卸作業人員崗位置換,解決了五七供應庫、中心庫裝卸作業人員年齡偏大、勞動強度過大的問題。把教育培訓當作員工福利,加強員工培訓工作,通過內培外引,今年已培訓人員139人次,提升了員工的技能素質,有效解決了結構性缺員問題。同時,加快供應企業文化建設,用規范化、人文化的企業文化凝聚員工。
緊跟市場變化,迎接機遇,應對挑戰,著力實現供應的可持續協調發展。針對油田施工單位紛紛走出去,油田本土供應工作量日趨減少,供應鏈拉長,保供難度日益增大的實際,堅定信心走出去,抓住目前“四大機遇”,實現做大做強供應的目標。一是抓住中石化建立統一的區域配送基地的機遇,充分發揮武漢物資中轉站現有儲備、配送的優勢,加大項目的爭取力度,力爭武漢物資中轉站成為華中地區物資儲備配送中心。二是抓住油田建設“大建南”的機遇,力爭萬州供應基地建設早日立項、早日規劃、早日實施。三是抓住川氣東送管道建設的機遇,抓好川氣東送物資倉儲服務項目,利用各種機會跟進服務,拓展外部工作量。四是抓住中心庫配套完善項目立項、實施的機遇,力爭實現紅旗供應庫的整體搬遷,徹底解決供應庫點過多的問題,提高工作效率。通過搶抓機遇,夯實發展基礎,把供應的特色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把保供、降本、增效落到實處。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