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管理儲備條例已列入09年立法計劃,法律的出臺將為將來實際操作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國首期四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09年還將開建錦州等八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
在國新辦6月1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強能源法制建設和重大問題研究,同時將加強和改進能源行業管理。在加強能源法制建設方面,國家能源局表示,將配合國務院法制辦進行《能源法(送審稿)》審查,爭取早日提交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電力法》、《煤炭法》正在修訂,《國家石油管理儲備條例》已列入國務院2009年立法計劃。
出臺《能源法》的一個重要意義就在于,為中國能源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同時也為中國法律體系建設提供了重要補充。一直以來,缺少一部能源基本法都是中國能源發展的瓶頸和缺憾。目前,我國的能源立法主要調整能源某一領域關系,還缺少全面體現能源戰略和政策導向、總體調整能源關系和活動的能源基本法,《能源法》將彌補這一問題,使能源戰略的實施和國家能源經濟安全在國家強制力的基礎上得到保障。針對此次立法,國家能源局表示,中國將按照著眼長遠、立足現實的要求,從緩解當前突出矛盾出發,著眼全局,統籌兼顧,提出前瞻性、綜合性、戰略性重大能源問題研究題目,組織全局和全行業的力量進行研究。
立法將強調石油儲備的戰略意義,為實際操作提供法律保障。中國是一個油氣資源相對較缺乏的國家,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增量國。2008年我國進口原油17,888萬噸,對外依存度48%,使用外匯1,293億美元。根據這一情況,專家認為中國建成3個月的儲備能力是比較合適的。在國際油價高位跳水之后,利用低油價有利時機增加原油儲備已成為有識之士的共識。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就曾在《人民日報》上撰文表示,中國應利用全球能源需求下降的時機增加石油儲備。全國政協委員、中石化前總裁王基銘也在兩會期間提出了《抓住國際低油價機遇,努力降低資源成本》的提案。
首期四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09年還將開建錦州等八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自2003年起,我國開始在鎮海、舟山、黃島、大連四個沿海地區建設第一批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儲備能力總計1,400萬噸。四大石油儲備基地建成后,預計相當于十余天原油進口量。再加上全國石油系統內部21天進口量的商用石油儲備能力,中國總的石油儲備能力將超過30天原油進口量。國家發改委年曾宣布,庫容達2,680萬立方米的石油儲備二期工程也已規劃完畢,包括錦州等在內的八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有望在今年全面開建。關于二期戰略油儲基地的具體選址結果從未正式披露。在此期間,甘肅蘭州、新疆鄯善、河北唐山等都傳出過擬建原油儲備庫的消息,而重慶萬州則據稱在打造國內最大的成品油儲備庫。這些都可能成為二期油儲基地的選址地點。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