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近期連創新高,本周三成品油價調整的時間窗口到來之時,國際油價料超發改委擬定的4%調價“紅線”,故業界對發改委上調油價的預期十分一致,而漲幅多少卻眾說紛紜。
距上次調價時國際油價漲約20%
目前,國際油價在70美元上下,如果本周三(8月26日)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時間窗口時的國際油價仍處于70美元上下,較之7月27日調價時的58美元基準價格漲幅已超20%。
國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而上述漲幅已大大超過發改委擬定的4%調價“紅線”。
中國今年以來已先后調整過4次成品油價格,但在專家眼里,按照國內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今年來國內油價的頻繁調整有據可依。此次最新調整時間窗口到來之際,專家仍普遍預期油價將再一次調整,“是意料之中的事”。
成品油價漲幅爭議多 范圍在1毛多至4毛
中國能源網專家韓曉平表示,此次國內油價上調基本成定局。東方油氣網首席分析師鐘健還預測,此次上調幅度可能在450~550元/噸之間。卓創資訊發布消息說,預計此次國家上調成品油零售價格的幅度在300元/噸,每升漲幅為0.22~0.25元。
廣東省油氣商會分析師張連碧也曾對媒體表示,此次油價上調的可能性非常大,但預計油價在70美元左右會有較長時間的振蕩,因此發改委上調油價也可能采取“小步快走”的策略,估計此次成品油價格上調300元/噸左右的話市場比較容易接受。
但也有部分專家表示,不宜忽略國際油品市場的波動性。廈門大學能源專家林伯強對媒體表示,目前談上漲幅度還為時過早,即使將會上調,幅度不可能超過200元/噸。中新
中石化:月底不調價 煉油必將虧
信息時報訊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如果這個月底不調價,我們8月份的煉油必虧。”中石化人士表示,“7月份的油價已經基本與成本打平。”
2008年上半年,煉油板塊460億元的政策性虧損幾乎“吞噬”了中石化其他板塊的業績,在獲得334億補貼后公司實現凈利潤93.39億元。今年因實施了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煉油板塊貢獻經營收益達198.98億元。
“既然制定了定價機制,就應該嚴格執行。”該人士說。
“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保證了煉油板塊毛利,公司的煉油毛利水平大幅增長,由去年同期的-752元/噸上升至432元/噸,比2007年上半年的265元/噸也有大幅提高,達到近年的最好水平。同時,公司的現金加工成本為130.6元/噸,同比微降。”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