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消息,在昨日的股東大會上,中國石油副董事長、總裁周吉平再次強調:國內成品個價格調整不到位,國際原油價格過高,導致中石油煉油業務一再虧損。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據了解,中石油煉油業務今年第一季度虧損61.32億元,更有媒體報道稱僅4月份一月,中石油煉油業務虧損50億元。而在此期間,中石油不斷強調虧損,催促國內汽油漲價。
然而盡管煉油業務虧損,中石油第一季度凈利潤依然達到370億元,依然是最能賺錢的國有企業。有分析人士指出,中石油僅僅強調煉油業務虧損是沒有道理的,由于國際油價的上漲,給中石油帶來的不僅僅是煉油業務的虧損,還有上下游產品的巨額利潤。今年第一季度,中石油勘探與生產業務盈利458.65億元,同比增長38.8%,而下游的化工產品銷售盈利76.84億元,同比增長155.3%。
由此可見,中石油僅僅一個部門的虧損,卻獲得了更多板塊上的高額盈利,但是我們從未看到過其對盈利業務有絲毫反應,只是抱緊虧損部門不放,一再強調這一“巨虧”,引起社會和有關部門的重視。
實際上,在一季度虧損之后,中石油中石化就向有關部門建議,要求減免成品油消費稅以彌補煉油業務的虧損,而今年第一季度中石化汽柴油消費稅約303億元,如果這一項稅費能夠得到減免,中石油的利潤將更加驚人。
從另一角度來講,中石油所提到以及計算原料價格的“國際原油價格”,無論是紐約油價還是倫敦油價都指的是輕質優質原油價格,而中石油自采及進口的原油均為高硫高酸的重油,也就是最差檔次的原油,其價格要比優質油價格低很多,這其中的貓膩只有中石油才知道。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