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報道1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利雅得會見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兼首相阿卜杜拉,表示中國愿與沙方就重大問題加強協調配合,發展全方位的能源伙伴關系。會談后,兩國領導人共同出席了有關雙邊合作文件的簽字儀式。
溫家寶14日開始訪問中東。外媒稱,此行意在推動與既是重要石油出口國又是美國伙伴國的一些國家的能源關系。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目前,北京正試圖使其進口石油來源多樣化。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國,卡塔爾則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生產國。
分析人士稱,因為北京反對美國對德黑蘭實施經濟制裁,它可能會面臨包括沙特在內的該地區美國盟友的壓力。中國是否愿意與美國合作實施制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取決于它對該地區其他國家是否愿意增加本國石油產出的信心。
布魯金斯學會的中國能源政策專家埃麗卡·唐斯說,在溫家寶訪問中東期間,該地區的石油生產國可能會再次向北京保證,它們將致力于減輕市場的動蕩程度,“一旦最終有大量伊朗石油離開市場,將會幫助中國或整個市場得到額外供應”。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稱,伊朗石油的最大買主中國表示不會遵守對伊朗的新制裁措施。不過,它已經開始減少購買伊朗原油。
報道援引中東石油業內人士的話稱,亞洲國家盡管不太情愿而且時有反復,但畢竟正沿著華盛頓和歐洲的路線向伊朗施壓。
商討達成長期合同來替換伊朗石油的談判剛剛開始,可能需要一個多月才能完成,但中東地區石油問題專家稱,隨著中國總理到訪,談判進程估計會加快。
報道稱,中國突然中斷進口伊朗石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海灣各國主管石油業的官員認為,中國正尋求可靠的替代來源,但不急于拿它的經濟增長和能源需求冒險。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