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隨著吉林石化電石廠氯磺化聚乙烯裝置主控室操作人員按下凝聚釜進料鈕,經過一系列反應生成,順利產出氯磺化聚乙烯合格產品。這標志著亞洲最大的氯磺化聚乙烯裝置經過增產改造,正式開車投產。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這套裝置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生產該類產品的裝置。裝置始建于1968年,采用自主研發技術。經過此次改造,裝置目前設計年產已達3000噸。
這套裝置主要通過聚乙烯改性法生產氯磺化聚乙烯。產品屬于高性能品質的特種橡膠品種。由于具有耐強酸和耐臭氧等特性,該產品廣泛應用于國防、航天、化工等行業,產品附加值高。電石廠近年來多次對溶劑替代進行攻關,2011年年初通過了工業化試驗。溶劑替代試驗成功,標志著長期制約該產品生產的瓶頸問題得到解決。
項目改造負責人聶金泉介紹,此次改造的完成,可將四氯化碳消耗降低至100公斤/噸,不僅產量增加一倍,而且也增加了效益。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