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記者從新疆油田采油一廠獲悉,截至2014年年底,這個廠對紅山嘴油田紅18井區實行周期性大間注以來,全年增油1.3萬噸。
紅18井區克下組油藏經過20多年開發,已步入高含水期,2010年后產量一路下滑。針對此,地質人員進一步充分研究和利用紅18井區動、靜態資料,對14個小層砂體進行分類,并根據砂體厚度、連通性及儲量情況將其分成4類砂體。
結合砂體分類和動態監測資料,采油一廠對易超注造成水竄的主力層實施周期大間注措施。這種間注措施之所以稱為“大”,是因為以往實施間注措施只是針對單井展開試驗,而像對紅48斷塊6個井組這樣的“集團軍”實施間注措施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