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4日通報,2016年1-6月,浙江口岸(不含寧波)累計進口原油150批次,重量1297萬噸,貨值38.3億美元,批次和重量同比分別增長56.2%和38.4%,進口量創同期歷史新高,而由于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影響,貨值下降7.3%。
浙江口岸原油進口集中在舟山。受伊朗制裁解除及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迷影響,舟山口岸原油進口量也已從1月份的173萬噸,增長至5月份的261萬噸,以進口伊朗原油增長最快。
從進口來源國看,浙江口岸原油以中東地區為主,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分別位居前三,其中,沙特阿拉伯占27%,伊拉克占22%,伊朗占16%,它們占全部進口總量的三分之二。
值得關注的是,利比亞暫停原油出口,為滿足需求,較多煉廠從東南亞進口相似品質的原油替代,上半年,來自東南亞的原油進口量也出現大幅增長。
近年來,浙江檢驗檢疫部門加強進口原油檢驗監管,阿曼原油、伊拉克巴士拉原油等習慣性短重問題得到了較好解決,上半年,浙江口岸僅發現1批次進口原油數重量不合格,不合格率為0.7%。
但是,在進口量大幅增長的同時,中東地區常規油種高硫化趨勢明顯,巴士拉原油、沙特重質原油的硫含量已達到3%以上,檢驗檢疫部門提醒,進口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時,需選擇信用高、品質好的原油來源。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