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斯坦村扶貧蘑菇,綠色食品,需要的請在群里回復一下,我們下午7點送貨上門。”這是中國石化塔河煉化公司駐博斯坦村工作隊通過公司微信群宣傳銷售蘑菇的一幕。
????近日,在烏尊鎮博斯坦村的蘑菇種植大棚里,一朵朵形態飽滿的蘑菇長滿了菌棒,無數菌棒整齊地排列在蘑菇架上,惹人喜愛。種植戶們正在采摘、包裹、裝箱、稱重……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種植的蘑菇是今年從阿克蘇運過來的新品種,口感細膩,鮮香無比,”提起種植香菇,駐博斯坦村工作隊副隊長頡東林馬上轉變角色,化身“推銷員”,“剛成熟就供不應求,當前我們的蘑菇銷售價格是15元/公斤,2個大棚目前已經銷售了500多公斤,有7500多元的效益。”
????今年以來,博斯坦村工作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緊抓經濟發展,博斯坦村人多地少,村集體經濟薄弱。為加大對村集體經濟的扶持和進一步為貧困戶增收,駐村工作隊年初就謀劃,打造以大棚種植香菇為主線的發展思路,經溝通申請,公司對蘑菇種植項目進行大力支持。
????村第一書記姬海利介紹,首茬蘑菇采摘完畢后,通過每天對大棚溫度和濕度的控制,2-3天后二茬蘑菇就可以繼續采摘,不僅延長了蘑菇產業鏈,還增加了村貧困戶的收入。
????“我在菇棚里幫忙澆水,偶爾有空也會來拾蘑菇,每月有1000多塊錢的工資。”正忙著采摘蘑菇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阿依先·肉孜樂呵呵地說。
????和阿依先·肉孜一樣在大棚務工的貧困戶還有5人,基本都是缺失勞動力的老人,對于能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他們表示很滿足。
????據悉,博斯坦村將香菇種植作為脫貧致富的試驗項目,今年種植了2個大棚,創效明顯。村民們看到收益后,都愿意來年擴大種植。工作隊與村委研究決定,來年合理擴大香菇種植規模,用產業振興鄉村,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邵亮 呂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