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主動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推動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圍繞這個目標,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建設,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
“共商共建共享”“深化互聯互通”“促進國內產業轉型升級”等成為代表委員熱議話題。
共商 共建 共享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帶動我國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實現優勢互補,加強教育、文化、旅游等領域交流合作。高質量辦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同奏合作共贏新樂章。
全國政協委員郭層城:“一帶一路”不僅是合作之路,還應該是致富之路。我們要看到國家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重大機遇,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要立足資源、能源和產業優勢,加強與中亞、西亞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能源資源、農產品、中藥材種植加工、對外服務貿易轉型升級等領域開展合作。緊扣結構調整、提質增效和創新驅動主題,統籌搞好供給側改革、新農村建設、特色產業發展和信息化、城鎮化、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等工作。如今,“一帶一路”戰略所蘊含的發展機遇讓人怦然心動,更值得進一步思考、謀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推進“一帶一路”進程,要以基礎設施為依托,以產能合作和服務貿易為重點,以建立多層次、多種形式自由貿易區網絡為重要目標。從實際情況看,“一帶一路”沿線區域構建自由貿易區網絡,重要的突破口之一是在旅游、醫療健康、能源等產業項下推進雙邊、多邊的自由貿易進程。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科倫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革新:我們通過“一帶一路”讓國外的資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同時也通過“一帶一路”把我們的產品運到國外。投資環境改善、合作水平提高、多邊貿易空間擴大,都是“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新變化、新機遇。如果企業在國內都沒有競爭力,就不可能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去建立競爭力,所以對企業的首要要求是在本土市場要具有競爭力,而且這個競爭力要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要的項目。企業要走出去就要充分了解當地的法律,充分尊重當地人民的風俗習慣,融入當地的文化,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共贏。
深化互聯互通
能源是“一帶一路”鋪展延伸的堅固根基,能源合作將為“一帶一路”描繪更加宏偉壯闊的藍圖。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戰略落地的基礎。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部分代表委員建議,加快建設能源互聯網,實現能源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推動建成可持續的全球能源供應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邵志清:我國能源分布不均衡,能源供需分離程度不斷加深,國內外能源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清潔能源消納矛盾也日益突出。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加快推進以清潔、低碳、高效為特征的能源革命,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關鍵、以智能電網為基礎、以清潔能源為根本的能源互聯網,開辟安全、清潔、高效的能源可持續發展之路。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宏江:推動并融入全國和全球能源互聯網,加強跨區、跨國、跨洲電網建設發展,在更大平臺上實現能源的優化配置。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對于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融入并依托能源互聯網,可在滿足經濟發展能源需求的同時,減少電煤消耗,降低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促進長江流域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公司西南分部主任王抒祥:隨著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相繼建立雙邊和多邊能源合作機制、簽署相關電力合作協議,能源互聯互通已取得長足進展,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將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特高壓輸電工程已成為我國西南地區大型水電基地、西北大型新能源基地的主要電力送出通道,未來也將成為支撐“一帶一路”沿線實現互聯互通的重要基石。
加快能源轉型升級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談到煤炭消費在持續下降,表明綠色清潔能源占比在上升。“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等能源發展新增長點的出現將不斷拓展我國能源發展空間,促進能源發展結構的優化、效率的提升。同時,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綠色低碳的能源項目走出去將更加有利于長久互利的合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集團原董事長傅成玉:我國能源領域的突出問題是資源結構不合理。能源供給側結構調整非常重要,我國能源結構先天不足,煤炭稟賦和消費都很高,油、氣相對占比不大。近年來,我國調整能源結構,主要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可替代能源上下了很大功夫。無論在綠色發展還是可持續發展方面,新能源成長很快、總量大,在能源需求增量上發揮了很大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桃花江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硯國:“十三五”能源優化轉型,就是要以綠色低碳為著眼點,加快能源行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在國家能源戰略布局的大框架下,積極穩妥地推動內陸核電建設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核電在保證能源供應安全、調整能源結構、推進低碳經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眾多的能源選擇中,核電必將迎來大發展的戰略機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董事長陳進行:根據我國能源中長期發展戰略,必須堅持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目標不動搖。在“十三五”及今后一個時期,要持續推動電源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電力需求增速大幅放緩,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持續快速發展,必然擠占傳統煤電市場空間。首先要樹立煤電應為可再生能源電量消納“讓路”的意識,在政策上優先支持新能源上網。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