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國海油南海東部石油管理局消息稱,由中國海油承擔的邊際油田生產裝置開發項目取得重大進展,一種新型圓筒形FWPSO(浮式修井生產儲卸油輪)的設計研究和應用方向獲驗收通過,表明我國具備了500米水深邊際油田的自主開發能力。
該項目針對我國500米水深海域邊際油田工程開發需要,開展生產裝置的船型和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研究,開發一型具有鉆修井、生產及儲存外輸一體化功能的邊際油田生產裝置。
此前,國際上只有歐美少數石油巨頭針對邊際油田進行過類似技術的研究和實踐工作。目前,這款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FWPSO由中國海油聯合中國船舶工業集團自主研發成功。這意味著這一最新科研成果向南海東部海域油氣田工程應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這款深海“巨無霸”外形酷似一個巨大圓筒,主要由圓筒形船體、油氣生產處理模塊和水下生產及系泊系統三部分組成,集合了一系列專業設施,可以對油氣水實施分離處理和原油儲存,是集生產、儲油、外輸、修井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流動的生產儲油平臺”。
與傳統船形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相比,圓筒形FWP-SO除了在造型上別具一格,還集成了修井(W)功能,并具有易搬遷、可重復利用等特點。更為特別的是,圓筒形結構可靠,對環境方向性不敏感,整體運動性能優良,可以容納更多的立管和電纜,抵御環境荷載的能力也遠優于船形FP-SO,更加適合自然條件惡劣的深海海域。
在國際上,圓筒FPSO自概念提出以來,已陸續有六艘投產或即將投產,某種程度上已經進入了廣泛應用的階段。
在市場需求和實際運用方面,FWPSO具有廣闊的前景。目前中國一些海上油田處于開發的中后期,產量遞減迅速,如沒有大的構造發現和獲得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很難維持產量的持續增長。
以本次FWPSO應用的目標油田陸豐15-1為例,該油田本身和區域內其他邊際油田存在相似的先天不足:近300米的深水油田、高凝原油、依托設施遠,傳統開發方案經濟效益較差。
而油田所在的陸豐油田群,一直憑借“南海盛開”號FSOU(浮式儲卸油裝置)儲存原油。該FSOU已經有42年船齡,在油田群老區產量持續遞減情況下,直接更換新油輪則不具經濟性。
“隨著勘探開發的不斷推進,只能突破常規思維方式,利用新的集約型裝置才能確保越來越多的邊際油田開發具有經濟效益。”南海東部石油管理局局長段成剛表示。
作為一種新的邊際油田開發解決方案,圓筒形FWPSO改變了傳統油田“固定式導管架平臺+海底管道”的油田開發模式,解決了前期開發投資大、見效慢、難以重復使用等現實難題,還有效降低了油田開發成本,也為將來南海更多深水油田大開發提供了全新的選擇。
“邊際油田開發對南海東部地區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提升裝置的通用性和經濟性,是研究成果能否成功應用于邊際油田開發的關鍵。”南海東部石油管理局副局長樂鉆表示。
“該科研項目以南海東部海域最有潛力的邊際油田為目標油田,我們有信心早日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工程應用。”對于這款經濟集約的新型戰艦的運用前景,南海東部石油管理局深水工建中心總經理劉義勇信心滿滿。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