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第二個“弘揚石油精神,重塑良好形象”活動周活動6月初啟動。中國石油所屬50多家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圍繞“中國石油 為夢想加油”主題開展開放日活動,組織新聞媒體、社會公眾走進企業,通過實際體驗感知石油、了解石油,架起溝通橋梁。活動的開展,為中國石油持續推進企業形象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
“來這里一次比一次震撼”
記者 李長開 通訊員 謝志軍 徐冉
“原來感覺石油行業很神秘,現在近距離接觸,圓了我多年的夢。置身其中,我感覺非常震撼。”6月9日,河北省滄州市人大代表武書良冒雨在華北石化公司參觀完千萬噸升級改造項目后興奮地說。
這次參觀是華北石化落實“為夢想加油”中國石油開放日活動的一次大型活動,也是為加強企業與公眾溝通,促使公眾零距離了解中國石油,特別是全方位、多角度向社會各界展示華北石化的具體行動。
華北石化開放日活動邀請了滄州市的20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光明日報、中國石油報、河北日報等10家媒體的記者參與。大家觀看宣傳片《石油夢想》、華北石化宣傳片《奮進中崛起的燕趙明珠》及科普動畫《“優”游華北石化》,并參觀廠區。
![]() |
來賓在華北石化志愿者引領下進行拼圖游戲。 汪博 攝 |
華北石化千萬噸升級改造項目,是河北省重點產業及支撐項目,目前總體進度已完成95.7%。在現場,投入巨資配套的煙氣脫硫裝置、大型污水處理廠、加氫重整裝置及宏大建設場面,讓來訪客人十分興奮。
“來這里一次比一次感覺震撼!”滄州市政協委員王永梅說。由于負責滄州市重點項目建設,她經常與華北石化接觸,但看了現場之后,項目的施工進度、速度、質量、管理、安全等還是讓她心生佩服。
“以前認為石油石化企業有污染、不安全,看了之后心里踏實很多。”滄州市人代表王志武說。通過參觀,他真切感受到大型國企對安全環保工作的重視。
“參觀學習收獲很大,對中國石油有了全新認識。”滄州市人代表王晨曦說。給她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華北石化的創新管理,“難能可貴又頗有實效。”
近幾年,華北石化全面深化組織機構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機關處室由16個減至10個,中層管理人員由207人降至99人,改革力度之大在中國石油乃至河北省也前所未有。不僅如此,華北石化的技術、安全、環保、質量、黨建等,也引起了來訪客人的極大興趣。
雖然身在石油城,與石油人近在咫尺,可是對石油石化又很陌生。現在開放日活動打開了一扇大門,讓來訪者大開眼界。
滄州市政協委員孫金嶺說,了解才能促進理解,理解后才能關心和支持,希望企業經常組織這樣的開放日活動。滄州市人大代表賈俊苓說,要把愛石油作為愛國愛家鄉教育的一部分,促使更多的地方群眾理解石油、支持石油。
“我們對中國石油充滿了期待。”通過參觀,許多來訪者對中國石油的印象分普遍提高,并期待中國石油在“中國創造”和社會責任發揮上起到更大作用。同時,他們也期盼華北石化千萬噸項目盡快投產,企業不斷升級壯大,為河北省發展和京津冀環境保護貢獻更大力量。
面對各界期盼,華北石化公司副總經理、新聞發言人宋運通表示,作為距離北京和雄安新區最近的中國石油煉化企業,華北石化將牢牢把握中國石油“窗口企業”的戰略定位,奮力為社會奉獻更多更清潔的能源。
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是每一名中華兒女的共同夢想。為夢想加油,石油人在社會各界關心支持下,一定能夠創造更大的輝煌!
“這樣的美,我無法表達”
記者 楊文禮 通訊員 王煒
“這里不僅有石油黑科技,也有干凈整潔的生產生活環境,我感受到了長慶油田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華社陜西分社(新華網陜西頻道)總編輯段博參觀榆林天然氣處理廠后這樣感慨。
6月5日,時值“世界環境日”,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陜西日報等16家媒體的記者相約榆林,共同開啟“中國石油開放日(長慶油田站)”活動,讓大家走進企業,近距離感知長慶油田。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石油已成為國內油氣主要生產商和供應商。長慶油田作為我國陸上最大油氣田,2017年油氣產量達到5316萬噸,其中天然氣產量369億立方米,不但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更為保護環境、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了清潔能源。
長慶油田采氣二廠承擔著向華北地區、榆林市城區及周邊提供工業及民用氣任務,肩負著靖邊氣田、蘇里格氣田大部分天然氣轉輸任務,是長慶氣區向陜京一、二、三線供氣的樞紐。長慶氣田開發20年來,已累計生產天然氣3600億立方米,實現了向北京、天津、石家莊、西安等近百座大中城市5億多民眾的供氣服務。
整潔明亮的廠區環境、充滿神秘感的生產裝置、短短幾分鐘的員工創新成果展示、緊張有序的應急演練,無一不吸引著大家的眼球。
“長慶油田在數字化信息化建設、嚴格管理的基礎上,注重企業與社會溝通,主動邀請媒體記者走進企業,有利于樹立企業良好形象,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過去是霧里看花,今天眼見為實,長慶油田在環保、安全方面的諸多保障真真切切,如此的美,我無法表達。”
“長慶油田的數字化建設成果豐碩,石油工人充滿智慧和創造力,創新發明這么多實用工具,真要為你們點贊。”
長慶油田對社會媒體開放,向媒體記者介紹油田的企業文化、生產建設、HSE管理、安全環保等,特別是將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理念通過這次活動傳遞給了社會。活動當天的網絡直播中,就有近600多人通過網絡直播參與活動,24小時內直播視頻的點擊量高達8萬多次。
“長慶油田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離不開社會各界和媒體朋友的關心幫助。長慶油田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著力提升發展質量效益,著力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著力融洽企地、企媒關系,搭建‘連心橋’,擴大‘朋友圈’,以更加負責的態度,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積極的行動,與各界朋友加深友誼、凝聚共識、共創和諧、共享成果。”長慶油田新聞發言人在啟動儀式上向大家表示。據悉,在中國石油開放日(長慶油田站)活動啟動當天,已有6家媒體報道了長慶油田為國擔當、奉獻能源、綠色發展的成果。
“美麗石化,為你點贊”
記者 劉莉莉
曾經高掛“生產重地,閑人免進”牌子的煉化企業,如今敞開“心扉”以“請進來”方式,全方位展示企業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的良好形象。6月5日,大慶石化公司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中央、省、市主流媒體和市、區人大代表共同走進廠區,了解感受大慶石化。
![]() |
媒體記者聽取大慶石化工藝師講解蛋雕工藝。 雒艷紅 攝 |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考察時提出抓好“油頭化尾”,大慶石化迎來新一輪跨越發展的關鍵節點。在中國石油企業精神教育基地“石化之光”展廳,參觀團通過大事記的移動影像技術,全方位了解大慶石化的發展歷程。大慶石化以大慶油田原油、輕烴、天然氣為主要原料,生產油、化、纖、肥、塑、橡6大系列438個牌號產品,煉油一次加工能力1000萬噸/年,乙烯生產能力120萬噸/年。56年來,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7251億元,上繳利稅908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國民經濟的發展繁榮。
在化工三廠橡膠制品二車間生產線旁,有代表發現,“原來橡膠不是黑色而是白色的!”大慶石化橡膠產品從原料到成品有嚴格的質量監管,外觀、重量、雜質等十幾項檢查中,只要有一項不達標產品就不能出廠。在高標準監管下,大慶石化生產的橡膠拉伸強度、生成率等指標遠優于國家標準,也因此與米其林、固特異、普利司通等世界知名輪胎企業建立長期供應關系,昆侖牌橡膠穩穩立足國際市場。
參觀團來到被評為“中華之最”的高收縮率腈綸膨體毛條、高密度聚乙烯產品生產和包裝車間,認真詢問生產流程,用手觸摸衣物、毛毯等成品,當了解到石化產品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高精尖產品銷路廣闊時,紛紛為這個走過半個多世紀依然保持創造力,依靠差異化、特色化走出一條轉型升級發展之路的企業點贊。
“美麗石化,為你點贊!”參觀團一路走一路感嘆。人民日報記者楊海全說:“廠區干凈整潔,裝置群坐落在綠樹鮮花之中,我們的國企正用實際行動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龍江。”
在化工區中心控制室,參觀團看到現代化的生產指揮中心,乙烯裝置在智能化、數字化操控下平穩運行。在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建設現場,計劃總投資41.8億元的大煉油項目正在全速推進。這個項目建成投產后,大慶石化汽油質量達到國ⅥB階段質量標準,柴汽比降低至0.74,有效延長石化產業鏈,對拉動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促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聽完介紹,中新社記者史軼夫說:“作為為海外華人華僑提供新聞素材的媒體記者,在此次開放日,我近距離感受到這個服務全球29個國家的石油化工聯合企業的魅力和在轉型升級方面做出的努力。我看到了大慶石化的現在,更看到了大慶石化的未來,我對這片土地充滿信心,也對大慶的發展充滿期待。”
“我不再想搬家的事了”
記者 王衛
6月5日上午,正值第47個“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50多名新聞媒體人員、社區環保志愿者、企業勞模和安全明星家屬、退休員工代表應邀走進大連石化廠門,參加“相親相愛一家人”——大連石化“家園行”公眾開放日活動,參觀企業,現場監督,交流意見。
![]() |
參觀者在大連石化海水淡化裝置車間品嘗淡化水。 王延軍 攝 |
參觀者參觀企業廠史館、碼頭、污水排放口、海水淡化裝置、1000萬噸/年聯合生產裝置主控室等,并召開新聞發布會和座談會,相互溝通交流加強企業安全環保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大連石化公司總經理龐曉東在題為“生命至上、安全發展”的主題新聞發布中表示,大連石化秉承“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積極履行國企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責任,堅持問題導向,努力打造讓黨和國家信賴、讓集團公司放心、讓社會各界安心的本質安全型企業。
今年74歲的六閭社區環保志愿者呂書敏說:“多年前,在家里都能聞到廠里的油味,曾想過搬家。今天進廠看不到一點油星兒,也沒聞到油味,我不再想搬家的事了。”大連晚報記者邵闖說,參觀1000萬噸/年聯合生產裝置主控室之前一直擔心,那么大的裝置一旦出現問題沒人發現怎么辦?當他在主控室里了解到每套裝置除了員工現場巡檢、計算機監控各項生產數據、報警系統和自動保護系統警示保護之外,操作員還利用大屏幕視頻24小時監控裝置每個角落,感覺懸著的心放下了。
大連石化外排水排放口有成群的魚兒在游動,吸引參觀者紛紛停住腳步。供排水車間黨支部書記蔣磊告訴大家:“我們外排水COD值為35毫克/升,比國家標準低了近一半,把排放口裝瓶與礦泉水擺一塊都分辨不出來。”
大連石化是中國石油規模最大的含硫原油加工基地和我國重要的石油產品出口基地之一。“十二五”期間,大連石化完成工業總產值超過4000億元,上繳稅費800多億元,產值和稅費貢獻位居遼寧省工業企業前列。今年前4個月,大連石化在確保生產安全平穩的基礎上,加工原油547.06萬噸,同比增加154.47萬噸,實現利潤13.27億元,比預算進度增加3.6億元。
大連石化去年曾舉辦了6次企業開放日活動,分別邀請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社區居民、小學生、企業勞模家屬等不同群體人員走進企業,參觀生產現場,了解企業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規劃,提高企業的透明度。大連石化有關部門表示,今后將繼續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讓更多的人走進企業,建立起企業與社會及相關群體交流的平臺,促進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