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消息:我國對石化和化學品需求的不斷增長,推動了各地化工園區的興起、建設和發展。從1995年開始,國內各省、市掀起一股興建化工園區的熱潮,2000年后,這股熱潮進一步升溫。通過10年的發展,目前國內在建的化工園區已超過60余家。目前國內發展成熟的化工園區有衢州精細化工園區、上海精細化工園區、南京化學工業園區、天津經濟開發區漢沽產業園區等,這些國內一流的化工園區成功的一個共同標志就是注意特色定位,配套設施齊全,突出化工園區的核心競爭力,加大對特定國內外廠商的吸引力,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化工園區依據產業布局的調整,建有統一的“三廢”處理設施,使環境保護綜合治理得以實施,產業得到了可持續發展。
但是,國內也有不少開發園區根本不考慮區域優勢、不考慮技術、人才等要素,只盯市場,什么賺錢就上什么項目。這種盲目追求短期利潤的短視行為直接導致了許多經濟園區低水平重復建設,不存在相互依存的產業鏈,也沒有優勢互補,根本形不成規模、談不上規模效益,反而助長了同行業間的惡性競爭。
眼下受市場關注的福建邵武工業園區是重蹈覆轍,還是掀起新化工園區熱潮?記者從邵武金塘工業園區了解到,目前園區發展具有高附加值、能耗低、污染少、批量小的精細化工終端產品,實行合理功能分區,形成精細化工、生物制藥、農藥中間體、印染助劑等高新產業生產體系,朝著產業產品一體化、公用輔助一體化、物流傳輸一體化、環境保護一體化的目標發展。
“互幫互助”形成循環經濟產業鏈
工業園從招商引資這一源頭著手,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入產出率上狠下功夫,實施綠色招商,著力引進“高科技、高產出、低能耗、低污染”的項目,注重上下游配套,加快引進與現有企業上下游產品關聯項目,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目前園區已形成邵武市雙云礦業螢石等非金屬礦深加工、邵武華新、永飛化工制酸,華新金塘氟化學、福林化工、潤華化工、安晟祺化工等公司氟化工產品生產的產業鏈。
加強健康、安全和環保質量管理
園區遵循責任關懷原則,積極推進自主管理,努力改善健康、安全和環保質量管理。園區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保“三同時”制度。實施綠色招商,確保入園企業技術裝備、清潔生產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
優惠的投資政策和健全的金融體系
為鼓勵和促進精細化工產業在金塘園工業園的積聚,除享受國家有關優惠政策外,邵武市委市政府還專門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大幅度降低企業前期投資成本。園區工業用地出讓價實行每年一定,在2008年底前,以優惠價3萬元/畝包干出讓,投資商首付30%地價款,即可進場動工。入園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達500萬元以上,由市委市政府發給“客商證”,享受市委、市政府出臺的所有優惠政策。
邵武金塘園工業園管委會是市政府派出機構,負責轄區內的總體規劃、建設工程、招商引資、環保用地等的各項指導、審批、協調工作并統一管理區內各項經濟開發事務。實施全程“保姆式”服務,“零收費”管理。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的優質便捷服務,并與省化工設計院和省環科院簽訂合作協議,依托他們的技術優勢,為入園項目的可研、環評、安評及工藝設計等提供服務和技術支持。
邵武金塘工業園區建立了銀企合作機制,園區分別與建行、農行工行、中國銀行等商業銀行及農村信用聯社建立合作關系,由園區牽頭,采取每半年召開一次的銀企座談會,邀請銀行深入園區企業實地考察等形式,主動幫助企業開展金融對接服務,擴大企業信貸規模,到目前為止,全市商業銀行已為園區內企業提供信貸資金近1億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化工園區的發展相對薄弱,只有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延長產品生產鏈,多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才是園區健康發展,企業應對金融危機,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