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都市報消息:2009年,萬州工業園區進一步彰顯“火車頭”作用----6個月來,盡管國際金融危機陰霾蔽空,但園區上下同心力克時艱,入園規模企業產值、主營業務收入逆勢成倍增長,位居全市特色工業園區前列。不愧萬州工業經濟的主戰場和核心引擎。
客觀地講,國際金融危機來襲,入園企業很難獨善其身。為有效應對挑戰,園區緊緊圍繞“500億萬州”建設和區委、區政府要求,傾情服務保增長,積極搶抓國家宏觀政策調整機遇,支持企業外拓市場內擴生產。在不利情勢下,園區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成為全區工業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統計顯示,工業園區規模以上投產企業,1--6月完成產值71.1億元,同比增長161.7%;完成主營業務收入57.9億元,同比增長138.8%;實現利潤3.72億元,同比增長14.4%。其中,園區10戶區級重點工業企業(含索特、三陽)表現更卓異,產值、主營業務收入、稅金、利潤分別達到65.9億元、53.7億元、7468萬元、3.66億元,約占園區規模以上企業總量的92%。
園區可持續發展后勁,也得到進一步夯實。上半年,園區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含基礎設施)19.82億元,同比增長14.6%;全口徑財政收入突破3億元,同比增長87%,為園區“平臺”建設提供了有力保證。
值得一提的是,6個月來高歌猛進的園區工業經濟,還有諸多運行亮點可圈可點。
受益于宜化聯堿技改擴能,以及大全多晶硅、合智思創、雷士電工、華倫精細化工等一批去年和今年投產企業拉動,園區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入園規模企業完成產值71.1億元,同比增幅雄居全市特色工業園區前列。
同時,新材料新能源、鹽氣化工、機械電子、紡織服裝行業繼續保持高增長,1--6月產值同比分別增長1013.3%、132.4%、170.7%、116%,完成了一次驚人的躍進。
重點企業支撐作用愈加突出。全區20戶重點工業企業,園區占了10戶。特別是宜化(索特)、大全等支柱型企業,產出貢獻更為突出,1--6月完成產值39.6億元,占到園區總量的56%。
令人欣喜的是,雖然受累于金融危機影響,部分企業利潤增幅有所減緩,但園區整體經濟效益仍在穩步提升。受益于國家擴內需、保增長政策刺激,部分行業效益增長較快。如大全多晶硅、科華水泥、雷士照明、三雄極光等企業,利潤大幅增長;長安跨越、合智思創、重慶啤酒等企業,也都保持了穩定的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