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屆歐佩克會議上,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深化減產的協定,短期來看,對油價的提振有限。
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原油供應過剩程度以及美國頁巖油產量等因素的影響,多家機構都預計,不確定因素加大,明年油價將承壓。”
12月13日,受到中美兩國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的影響,利好油價,WTI原油期貨價格較前日上漲1.5%,達到60.0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27%,達67.69美元/桶。受到12月6日歐佩克(OPEC)年度會議決定擴大減產的影響,國際油價上漲。12月3~9日,WTI原油期貨價格平均58.24美元/桶,較上周(11月26日~12月2日)上漲2.33%。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平均63.17美元/桶,較上周上漲0.10%。雖然短期內油價有小幅上漲,但是對油價提振有限。
在全球經濟放緩壓力及潛在供需失衡威脅的影響下,今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下行壓力始終有增無減。在此次年度會議上,由OPEC與非OPEC產油國組成的“OPEC+”達成新版減產協議,各方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深化減產50萬桶/日,達到170萬桶/日,占全球總需求的1.7%。沙特更是宣布自愿額外減產40萬桶/日。
然而,如此大的減產力度并沒有很大程度地提振油價。
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行業數據顯示,11月OPEC的減產執行率為145%左右,也就是說目前已經實現減產170萬桶/日。但是油價仍然承壓,因此靠減產來保持油價穩定,效果還能有多大?市場對此并不樂觀。
與此同時,非歐佩克產量正在加速上揚。美國原油產能已經升至1290萬桶/日,并且70年來首次成為石油凈出口國。IEA預計,2020年非OPEC原油新增產能將達到230萬桶/日,巴西、挪威等地的油田正在逐步成為供應新生力量。國際市場預計,2020年原油市場依舊供大于求。
需求存在疲軟不振的隱憂,給油價提振帶來利空。最大的潛在風險來自于經濟復蘇緩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下調至3%,創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這對需求增速造成威脅。部分報告和分析師預估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80萬~140萬桶/日,比此前主要機構預計的略低。
另一個讓油價承壓的因素是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大增。美國石油學會(API)12月10日公布報告稱,API原油庫存意外增長,同時成品油庫存繼續攀升。12月3~9日這一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141萬桶至4.47億桶。
即使如此,美銀美林大宗商品研究主管Francisco Blanch持樂觀態度,2020年需求周期性反彈,將有利于供需走向平衡,明年年中布倫特價格可能達到70美元/桶左右。
“OPEC+”的協議為未來油價重上三位數奠定了基礎。目前,美國活躍鉆機數量已經比年初下降了四分之一,但是產量還在增長,主要是還有完鉆的井在完井投產。但是這種狀況不會持續下去,明年第一季度,美國完井數量就會有下滑勢頭。而且本身頁巖油產量遞減速度很快,如果美國繼續按目前勢頭不打井了,一年內美國原油產量將下滑300萬桶/日,加上OPEC減產,世界原油市場可能偏緊。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負責人柯里(Jeff Currie)相對樂觀,他認為“OPEC+”減產幅度大于預期,未來有望經受住原油庫存過剩情況。預計明年布倫特油價目標為63美元/桶,較OPEC會議前上調3美元,WTI油價目標為58.5美元/桶。
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認為,歐佩克雖然擴大減產,但是力度還不夠。因為明年一季度原油過剩量可能還不只50萬桶/日。而且明年3月,“OPEC+”還要復議減產協議。屆時,如果減產有搖擺,市場過剩量可能會更大。因而明年油價將承壓。
Rystad Energy認為“OPEC+”減產陷入一個死循環。美國頁巖油目前在WTI價格50美元/桶左右還在繼續增產,但是財務上危機重重,對頁巖油生產商維持產量增長都是挑戰。但是如果“OPEC+”減產有力提振了油價,那么對于頁巖油生產商無疑是“救命稻草”。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可能會重新開始鉆井采油,帶來新一波產量增長。這又會反過來令“OPEC+”進一步擴大減產。
評級機構穆迪公司表示,新興市場是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前景卻令人擔憂。由于貿易、政治和政策的不確定性,2019年主要新興市場增長大幅放緩。IEA預計,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至120萬桶/日,歐佩克預計為140萬桶/日。這兩個預測似乎相對都比較樂觀。事實上,石油需求增長可能低至70萬~80萬桶/日。無論歐佩克+實施了多么大規模的減產,如果經濟活動仍像人們目前擔心的那樣低迷,那么就很難提振油價。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