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油價暴跌的雙重沖擊下,美國“堅定不減產”的態度終于出現軟化。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將在“適當時機介入價格戰”。與此同時,美最大產油州德克薩斯州也提出,將以“沙特和俄羅斯必須減產”為前提減產限供。
盡管德州數十年來首次考慮減產被視為美趨軟的信號,但業界普遍認為,“歐佩克+美國+俄羅斯”共同減產的一幕仍然很難實現。
美《國會山報》撰文稱,在沙特、俄羅斯兩國均強調做好“長期低價”準備的背景下,美國“被迫服軟”體現出了頁巖油氣業瀕危的現狀。隨著大選日漸臨近,為了繼續贏得化石燃料行業的選票,特朗普必須盡快穩住石油市場,但要在不對俄羅斯做出明顯讓步的情況下達到提振效果很難。
德州承諾“有條件”減產
《華爾街日報》消息稱,3月20日,歐佩克秘書長巴金多分別與德州油氣監管機構德克薩斯州鐵路委員會(TRC)專員RyanSitto以及先鋒自然資源等一批頁巖生產公司高管進行了會晤,旨在尋找阻止油價繼續下降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RyanSitton罕見地收到了參加歐佩克6月例會的邀請。RyanSitto表示,德州希望與歐佩克達成限產協議,助力全球三大產油方盡快“停戰”。“我們可以減少(石油)供應量,但你們(歐佩克和俄羅斯)必須減產是進入談判的首要條件。”RyanSitton強調。
《金融時報》指出,德州已向白宮請示減產措施,愿意將石油產量削減10%,但前提是沙特和俄羅斯必須“入局”。截至去年底,德州日均石油產量約535萬桶。歐佩克此前曾與美國高管連線通話,雙方似乎已達成某一共識,即同意簽署一項國際協議以確保疫情結束后的經濟穩定。
有分析師指出,以德州為代表的頁巖生產大戶決定減產,將刺激俄羅斯恢復與沙特的減產對話,這正中沙特下懷。自“歐佩克+”深化減產破裂之后,沙特發起“價格戰”就是為了逼迫俄羅斯重返談判桌。
不過,高盛集團認為,即使歐佩克和德州達成限供協議,也只會在短期內支撐油價,這一限供措施完全不足以抵消因經濟放緩給全球帶來的每日800萬桶需求損失。高盛分析師DamienCourvalin表示,美國計劃斥資30億美元購買7700萬桶國內石油用于戰略儲備,以支撐供過于求的市場,但在所有價格模型中,美國購買戰略石油儲備僅可以使全球石油市場均衡價提高2美元/桶,很難與需求萎縮程度以及油價降低幅度相抵消。
“美沙聯盟”浮現
路透社報道稱,油價暴跌給美國債務龐大的頁巖生產商帶來極大沖擊,頁巖油需要的油價水平比傳統生產商更高,這促使美國不得不強化與沙特以及歐佩克的接觸。特朗普正考慮重大外交行動,如向沙特施壓以停止其增產,或是與沙特聯手共同限產,而對俄羅斯可能采取制裁手段迫使其減產。
對于“美沙聯盟”的前景,美國能源部長布魯耶特予以了正面回答,他于3月23日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這是“眾多想法中的一個”,但尚未得到白宮支持,也沒有向沙特提出。“美國與沙特建立石油聯盟是穩定價格的一個辦法,但我并不知道會以何種正式的方式呈現。”他說,“部分能源官員對此持贊成和支持態度,但我們迄今未做出任何決定,也許在未來某個時候,我們會做出相關的外交努力。”
事實上,美國對于與沙聯手持積極態度。路透社3月24日消息稱,特朗普政府任命VictoriaCoates為與沙特談判特別能源代表,旨在代表華盛頓與沙特就穩定油市進行談判。
消息人士透露,VictoriaCoates的任務之一是強化美能源部在沙特的存在感,以為接下來的對話和談判鋪路,具體任職日期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將和美國駐沙特能源辦公室主任兼能源專員ScottHutchins一起工作幾個月。
《中東觀察》指出,美國能源部特別代表駐扎沙特就是為了促進兩國的談判,即嘗試游說沙特退出歐佩克進而與美國聯手穩定油價。美沙一旦結成這一伙伴關系,意味著美國在全球石油市場的角色將更加“積極”和“強勢”。
“美俄沙”共同減產太艱難
油價網撰文稱,“美沙抱團”可能刺激俄羅斯重新入局,也可能將俄羅斯“孤立到底”,但考慮到三國之間時緊時密的政治關系,全球三大產油國聯合起來“支配油市”仍然艱難無比,最理想情況是美國做出“某種承諾”,這樣更容易說服俄羅斯和沙特重回減產。
事實上,美國內部并沒有就“美沙聯盟”達成一致意見。支持者認為,這種伙伴關系會把全球兩個最大產油國聯合在一起,不僅為沙特退出歐佩克鋪平道路,還將防止油價大崩盤的情況重演,甚至可能切斷沙特和俄羅斯之間更加緊密的關系。
反對者則敦促《禁止石油生產和出口卡特爾法案》(NOPEC)加速獲批,以向沙特施壓,迫使后者結束價格戰。NOPEC允許美國企業對歐佩克發起反壟斷訴訟,禁止外國組織操縱化石燃料價格。
沙特去年曾發出警告,如果美國通過NOPEC,將停止美元結算石油。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經濟結構一直在“原油-美元-美債”的完美循環下得以穩固和發展,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油價暴跌的“組合拳”下,這一結構開始搖搖欲墜,伊朗、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都在不同程度地“去美元化”。
美小布什政府時期的能源顧問BobMcNally表示,對美國而言,當務之急是穩定油價。油價每變化10美元,就會導致美國每加侖汽油價格變化25-30美分;每加侖汽油平均價格每上漲1美分,就會使得消費者每年支出損失超過10億美元,“幾乎沒有什么比油價上漲更使美國總統感到恐懼的了”。
但美國最大石油游說團體美國石油學會卻認為,模仿“歐佩克+”是錯誤的方向,配額和減產最終會給高效生產帶來損害。TRC主席WayneChristian也同意這一觀點,他表示:“盡管我對保護德州頁巖的想法持開放態度,但作為自由市場保守派代表,我對減產限供持保留意見。”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