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幾乎所有中國制造業被迫延遲復工,整個經濟受到重創。身處疫情重災區,武漢地區氫能企業2020年生產及工作節奏也被完全打亂。
高工氫電調研武漢及周邊地區多家主流氫能企業,了解到他們現下大多面臨復工難、上下游鏈接不穩定、運營成本加大、訂單流失等問題。
其中一家氫能企業高層表示:“市場競爭是非常殘酷的,已開工的客戶不會因為某家公司停止自己的生產,等不了兩個月,他們可能會尋找第二供應商,競爭對手可能趁虛而入。”
而隨運營成本加大、訂單流失等問題而來的還有資金壓力。另一家氫能企業高層認為,氫能產業投資回報周期長,今年形勢又比較嚴峻。在他看來,已投資的資本可能會繼續砸錢,但未投資的應該會再觀望。
尤其需警惕的是,武漢市政府不大可能因為疫情而單獨出臺財政政策幫扶氫能企業渡過難關,因為疫情防控期間,政府財政支出巨大,當地企業長時間、大面積停工停產,經濟受到重創,疫情過后,武漢市政府或將重心放在對經濟增長具有很強的帶動性和擴散性的產業,恢復GPD值,因此未必會拿出大量真金白銀來支持現階段投入大、產出小的氫能產業。
最大的可能是政府會通過銀行,先救助一些最看得準,最一針見血的大企業。然后資金再通過大企業的上下游轉向中小企業。對中小企業則以加大貸款力度,減少利息為主。
等外界救援不如自救。值此關鍵時期,武漢主流氫能企業已經開始采取更積極的市場手段。
武漢氫雄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透露:“雖然武漢公司還沒有復工,但好在公司在大同、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多地布局,現階段可以以大同公司產線為主,展開生產研發。依托上市公司雄韜股份,資金壓力方面相對同行也輕松很多。”
武漢中極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應對策略則是對潛在用戶摸牌。公司客戶目前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陜西,疫情后將加速開拓這些省份之外客戶,鋪設相關項目。規劃未來五年在重慶、深圳、上海、北京、長沙、青島等地開展氫能資源及基礎設施的布局建設,并推動示范加氫站的建設。
此外,幾家武漢氫能主流企業高層向高工氫電透露,2020年,公司已做好過困難年的心理準備。疫情導致的公司正常運營、研發進程滯后,疫情后會通過加班、增加人力等手段把進程趕上去。
武漢本身就是一座英雄城市,我們有理由相信,武漢氫能企業能在“戰役”后迅速恢復元氣。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