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 倩
今年下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發布的《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以下簡稱《能效水平2023年版》)提出,結合工業重點領域產品能耗、規模體量、技術現狀和改造潛力等,進一步拓展能效約束領域,進一步擴大工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范圍。
《能效水平2023年版》是對《能效水平2021年版》的拓展和提升,是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制造業綠色發展、推進工業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要求的具體舉措,對進一步加快推進工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能效水平2023年版》發布的意義
《能效水平2023年版》是繼《能效水平2021年版》發布以來的首次動態更新,是推進工業重點領域清潔低碳轉型、引導行業企業深挖節能降碳潛力的參照標準。
石化和化工領域占《能效水平2023年版》所列36個工業重點領域中的22個,占細分指標種類81個中的47個,可見石化化工行業細分子項更多,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非常復雜。《能效水平2023年版》嚴格遵循國家“雙碳”“1+N”政策對于系統性、科學性的要求,有利于復雜行業分門別類、科學有序地開展能效水平提升工作。
同時,《能效水平2023年版》參考國內外先進水平、行業發展實際和節能降碳進步情況,與時俱進對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數值進行了更新。
《能效水平2023年版》相關配套文件包括《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石化化工重點行業嚴格能效約束推動節能降碳行動方案(2021-2025年)》等,對照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便于石化行業、企業制訂改造升級計劃,也有利于各地區和相關石化行業部門制定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對實現《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發改產業〔2021〕1464號)的相關目標、推動以節能降碳為導向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能效水平2023年版》主要變化內容
《能效水平2023年版》延續了《能效水平2021年版》發布的25個領域,包括石化和化工的14個領域:煉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燒堿、純堿、電石、乙烯、對二甲苯、黃磷、合成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 新增了11個領域,其中,石化和化工7個領域,包括乙二醇、尿素、鈦白粉、聚氯乙烯、精對苯二甲酸、子午線輪胎、粘膠短纖維等。
《能效水平2021年版》重點圍繞石化和化工上游行業,總能耗覆蓋范圍占全行業的六成,但產值只占全行業的四成,能耗約束政策的激勵效果不利于向下游傳導。《能效水平2023年版》的覆蓋范圍側重于此前原料的延伸,如乙烯下游的乙二醇、合成氨下游的尿素、對二甲苯下游的精對苯二甲酸等,更符合企業實際經營管理范圍,便于指導企業節能技改工作,也有利于行業上中下游協同節能降碳。
此外,《能效水平2023年版》動態優化調整了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和聯堿法制純堿的基準水平,調整了純堿部分工藝類型的標桿水平,均提高了能效要求。預計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指標修訂和動態評估等配套機制將持續推進,企業在開展節能技改工作時應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確保升級發展的科學前瞻性。
《能效水平2023年版》新增領域以能源消耗占比較高、改造條件相對成熟的子行業為主。這部分重點化工子行業以較低的能耗增速支撐了較高的發展增速,整體上對全行業節能降碳貢獻最大。但仍需認識到,部分子行業技術類別多、項目建設水平參差不齊、單位產品能耗系數跨度較大,隨著節能工作深入開展,需要強有力的政策約束,才能挖掘節能減排潛力。
《能效水平2023年版》關于關鍵時間節點也兼顧了已有范圍和新增范圍,對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存量項目,以及《能效水平2021年版》明確的25個領域,原則上應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對于《能效水平2023年版》新增的11個領域,原則上應在2026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
石化企業做好節能提效工作的建議
石化和化工行業作為主要的能源資源消耗行業,尤其是重點耗能子行業,近年來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全行業能源消耗增速快速下降,由“十二五”的年均增速7%下降為“十三五”的3%左右。
然而,隨著能耗管控不斷優化,“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我國乙烯平均綜合能耗分別下降了7%和2%,合成氨平均綜合能耗分別下降了8%和5%,可見單位產品能耗下降速度逐年趨緩。因此,需要有效的優化機制,強化政策約束與支持獎勵,樹立樣板、推廣經驗,最大限度挖掘全行業的節能減排潛力。
《能效水平2023年版》中提出的“2025年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比例達30%”的要求,充分考慮了我國的發展特點。以乙烯為例,我國乙烯能耗相比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主要是原料不同所致。而煤制合成氨、合成氣制乙二醇等均為我國特有產業。可見,標桿水平制定以我國實際情況為依據,努力縮小同類產品的能耗差距。因此,與行業龍頭企業對標,符合當前階段節能改造的有效思路,各重點領域企業應積極向能效領跑企業對標,各級政府部門參照文件指標精準施策,才能合理實現節能降碳改造目標。
對于基準值以下清零的目標,需要嚴格政策約束,淘汰落后低效產能,嚴格執行節能、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相關法律法規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加快落后裝置淘汰退出。對能效水平在基準值以下且無法通過節能改造達到基準值以上的裝置,加快淘汰退出。退出產能的置換,目前各子行業已有成功經驗,一方面,鼓勵大型優勢企業兼并重組劣勢企業;另一方面,結合國家產業轉移政策,引導產能指標跨區域有序轉移,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以節能安全環保為特色的龍頭企業或優勢地區作為承接載體,再造優質產能。
從企業層面看,國際先進油氣公司比我國提前5至10年研究部署低碳轉型工作,從多家公司已經公布的低碳轉型和凈零排放路徑來看,節能提效是降碳貢獻最顯著的路徑。我國行業企業還有相當大的節能提效空間,需重視節能技術改造,不應僅停留在對照標桿和基準指標數值這一層面,而應進一步制定契合自身的近期和中長期節能規劃,量化各階段發展目標,完善節能工作的系統性,確保節能降碳工作持續推進,并與實現“雙碳”目標相統一。
在地區執行方面,建議因地制宜推動重點行業存量項目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結合企業技術改造清單,合理設置政策實施過渡期。按照《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整體推進、一企一策”的要求,各地分別制定省級節能降碳技術改造總體實施方案和企業具體工作方案,明確推進步驟、改造期限、技術路線、工作節點、預期目標等,確保政策穩妥有序實施。
落實達標方案和清零方案有必要科學施策、循序漸進,企業實際指標多為動態值,存在較大范圍的波動,建議以近年穩定運營的代表性平均數值作為評估依據。切忌盲目加碼甚至“一刀切”,要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作者單位: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