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超威創元實業有限公司孫延先告訴記者:超威集團的快速發展,最主要的體現在依靠思想、技術創新的驅動,依靠人才隊伍實施結構調整,加速產業升級,這不僅是行業制造的轉型“版”,也是浙江制造的一個轉型、發展“版”。
讀懂新華每日電訊的“八句話”,是深刻、科學領會習近平主席供給側改革的精髓所在,它給了企業發展方向上重要啟示,1、供給側出了問題,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可“馬桶蓋、凈化器”等事件與國內生產的粗鋼價格與“白菜”相差無幾,但精鋼特鋼卻需大量進口;2、“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3、改革主戰場,供給側,包含了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等要素,供給側改革就是從這些戰場發力,讓資源從產能過剩產業流動到有高需求的新興產業去;4、反思“三駕馬車”問題,要解決中國經濟所存在的中長期問題,根本之道在于推進結構改革;5、改革五大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6、培育新動能,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為了增強持續增長動力,形成新的“雙引擎”;7、絕非新計劃經濟,中國要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核心是釋放活力,讓市場發揮更大作用;8、與供給學派大不同,西方經濟學派供給側給出的“藥方”是私有化、減稅、緊縮貨幣等,中國的供給側改革是全面改革。目前,超威集團也處于全盤的戰略性改革、結構性調整與產品、技術等的全面提升改造中,讀懂政策,了解中央精神,是企業獲取全面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超威集團董事長周明明介紹說。
以思想創新驅動供給側改革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浙江所以能夠取得經濟上的快速發展,就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引領下,敢于突破條條框框,在改革開放、國家政策的大背景下不斷營造出適合本地經濟發展的”小環境”,才有了“浙江模式、浙江經濟”。于是,溫州民營經濟成為中國的民營發展模式;義烏成了“世界超市”的小商品城(600415,股吧);浙江湖州長興成了全國動力電池科技創新的發展之鄉。這一系列的改變、發展,首要的是思想上的觀念改變和創新,沒有思想上的大步變革,就沒有浙江的大突破、大發展和大跨越。可以說,一個企業沒有思想上的創新、改變戰略,任何其他方面就不可能有進一步的提升改造與調整,超威集團也是如此,浙江超威創元實業有限公司孫延先說。
據集團周龍瑞和楊云飛副董事長介紹,創新驅動不僅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企業獲得長足發展和進步的內生動力。超威電源有限公司是超威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創立于1998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動力型和儲能型蓄電池、新型鋰電池等研發、制造、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電工技術學術鉛酸蓄電池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鉛酸蓄電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等。
圍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常態”創新發展理念和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補短板、強整體”的思想精神,如何形成“有品質、去產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產業大格局。從思想觀念上去深刻領會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供給側改革;從行動上去適應供給側改革,企業發展才有希望,這是“硬”道理!周龍瑞告訴記者。
江西新威動力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松平告訴記者,新威動力是超威集團的子公司,幾年來,為地方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到目前為止,新威動力的機器、設備是改了一茬又一茬,在技術改進、工藝改進、設備提升改造等方面是花了很大成本和代價的,而且從不“摳門”。相反,近兩年來,隨著國內、國際整體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調整、轉型和改變,超威集團和其他同行一樣,同樣面臨著去產能、調結構、抓管理、降成本和壓縮經費開支等措施。特別是在產業、產品結構的調整方面,超威已經遠遠走在了行業前列。比如:從前幾年開始,集團就花重金外聘鋰電技術、研發方面的專家,并建立了研究院。近兩年來,超威正在降低或保持原有的鉛酸動力電池,著重加快了在鋰離子電池發展方面的應用與生產進程。這是集團高層領導始終依靠思想“發力”驅動供給側改革的一個典列。
用結構調整推動供給側改革
繼續科學深化改革,加快產業、產品結構調整,是當前企業面臨供給側改革和發展的一個重要話題,也是快速提升企業全球競爭力和競爭水平的重要一環。周明明董事長說。
5月初,在浙江超威創元實業有限公司現場,原先用于生產鉛酸動力電池的二幢標準化廠房已不覆存在。呈現和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一列列經過精心設計、布局、封閉的和全新的鋰電池全自動生產線。在一期生產現場的通道里,記者隔著玻璃,看到里面那一臺臺錚亮錚亮的先進的不銹鋼鋰電池生產設備、裝備。
據創元實業首席運營官孫高潮介紹:“精心設計和建設好鋰電池發展項目,是超威集團技術、產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的一個重大課題!整個項目共分二期,其中,在一期項目中又分1.1期和1.2期;二期項目中也分2.1期和2.2期四個階段進行,總投資50多個億。其中,一期計劃設計產能為1.5G瓦時(年產)。整個投資和項目預計到明年中旬全部完成,并投入運行,屆時計劃達10G瓦時(年產)。從目前情況看,在動力鋰電池行業生產能力和產能將擠身行業第一陣營。
創元實業總經理孫延先告訴記者,磷酸鐵鋰電池,是指用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主要有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等。其中鈷酸鋰是目前絕大多數鋰離子電池使用的正極材料。而且,鋰電除了更環保,在壽命、高溫性能、重量等等方面都有優越的性能。2015年前,創元實業是超威集團下面的一個集鋰電研究、開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有限公司,主要側重于研發,產量、規模并不是很大。隨著改革進一步的深入和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大的歷史背景條件下,說明超威集團當時的3——5年戰略發展規劃、戰略發展遠景設計,事實證明是正確的。在去年5月,浙江創元實業有限公司從超威集團獨立出來,今后,創元實業將在鋰電池的研究、開發、應用、生產、銷售、服務等等方面獨立打拼于市場,最終成為超威集團中與超威電源并駕騎驅的“兩駕馬車”。不僅如此,到目前為止,創元旗下已發展擁有了長興億威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創元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創元萬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而且,三家公司各自的產品、功能、適用情況等各不相同。如:長興億威側重于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和電池系統集成、鋰離子電池材料回收等的研究開發;重慶創元重點在于對計算機軟件用鋰電、貨物進出口專業用車用鋰電池等的研發、生產、組裝;北京創元則以北京為基地,依托互聯網技術及全新業務模式,為超威鋰電打造一套具有行業競爭力的創新模式。目標是:通過北京鋰電的主戰場,全面鞏固二級市場市場份額,同時,將北京作為超威鋰電新模式的孵化市場,探索全新的商業模式和利潤增長點,為超威鋰電打造一套既有利潤又有競爭力的組合拳商業模式。
以高端人才推動供給側改革
從今年的四五月份起,記者第三次電話約定了創元孫延先總經理。見面的第一句話,孫總仿佛抱著一種歉意地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這段時間跑來跑去地不停折騰,都是為了一個字——"人"”。
在采訪中,孫總說的最多的就是“人”。他說,目前超威正在進行的產品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新的鋰電發展項目一二期已接近尾聲。緊接著產品生產、市場開拓和產品能更好地向縱深研究、開發已成為當務之急,這其中,首要的就是鋰電方面的高端人才,這也是集團董事長周明明、總裁楊新新、副董事長楊云飛、周龍瑞等高層領導明確和多次明確的頭等大事。
創元公司常務副總孫高潮在蓄電池行業摸爬滾打了幾十年,不僅對蓄電池和鋰電池有很深的了解,而且還具備了較強的企業管理能力,是創元公司不久前聘請過來的高層管理人員,行政總監肖春生說。
據孫延先介紹,他這段時間來不停地在外來回“折騰”,就是又“瞄上”了一個“人”,可以說,經過雙方多次的溝通、交流,意向已初步達成。說到這些,記者仿佛從他的談話和表情上看到了一些“得意”的樣子,說明他這些日子的“折騰”沒有白“忙活”。
在人才隊伍建設和技術創新方面,記者從肖春生和江西新威動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松平和集團公司錢順榮等相關人員中了解到,目前,超威已建立了省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與福州大學共建技術中心,擁有教授、博士、碩士、學士等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才232名,承擔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項目2項、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項目1項,開發國家重點新產品2項,省級新產品8項,省級高新技術產品3項,擁有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及外觀專利39項,先后參與制定國家及行業產品標準11項,發表論文37篇。公司通過了ISO9001、ISO14001、GB/T28001、CE、計量檢測管理體系認證和清潔生產審核,并排名中國民營企業綜合競爭力50強、中國自主創新能力行業十強、全國最具成長性科技型中小企業100強等等榮譽。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