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9日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青海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在西寧舉辦的風光水能互補開發研討會上,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高級工程師楊永江提出,把西部水電基地建設成“風光水基地”。
據介紹,青藏高原蘊藏著世界上最為豐富的水能資源。經過多年開發,形成了黃河上游、金沙江、雅礱江、瀾滄江、大渡河等水電基地,這些水電基地所在區域的風能、太陽能資源也非常豐富。由于風電、光電具有隨機性、波動性、離散性等特性,需要通過儲能等設施加以利用,而水電具有運行靈活、啟停快及水庫儲能等特性,水電、風電、光電形成了天然的互補性。因此,充分利用我國風光水能同宗同源的特點,將現有水電基地建設成為風光水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意義重大,將大大促進我國走向清潔能源新時代。以全國十二大水電基地之一——黃河上游水電基地為例,目前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龍羊峽水光互補并網光伏電站,開展了大規模水光互補的研究并攻克了關鍵控制技術。
楊永江在《風光水能互補與能源革命》的發言中解釋,青藏高原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水能資源豐富,青藏高原海拔高,具有“高原熱島效應”,太陽能和風能資源也很豐富,在這一區域建設風光水能互補發電基地,不僅可以推動我國能源革命,而且有利于筑牢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因為水電站的水庫可以發揮“冷湖效應”,減緩因氣候變化引起的雪線上升,并促進水庫周邊植被生長;光伏板則可以發揮“遮蔭作用”,有利于修復生態;各風光水基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至3000米區間,環繞在青藏高原邊緣,形成了一個生態屏障。
在當日的研討會上,中國電建集團、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華潤新能源光伏發電有限公司等六十余位這一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共同探討風光水能互補開發的經驗、未來在我國電力發展中的作用及在我國西部發展及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其中,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小平重點介紹了位于我省的龍羊峽水光互補并網光伏電站。
據謝小平介紹,黃河上游水電公司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我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水風光儲多能互補技術研究和示范工程。其中,光伏和儲能項目已經投產,風電項目計劃年底投產。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