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一種利用無線電波為人體內植入裝置充電的新技術,有望應用于體內給藥、監測身體狀況等領域。
麻省理工學院日前發表新聞公報說,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使用可安全穿透機體組織的無線電波,在1米距離外給埋在豬皮下10厘米的裝置充電。如果裝置在體表淺層,最遠可在38米外無線充電。研究人員說,實驗中使用的原型裝置只有米粒大小,甚至還能做得更小,可吞咽或植入到體內。
麻省理工學院助理教授法德勒·阿迪卜說,植入裝置不用傳統電池,有助于開發全新的醫療用途。今年8月,他將在美國電子計算機協會數據通信專業特別小組會議上報告這一新技術。
不過,使用無線電波給體內裝置充電的挑戰在于,無線電波在穿透身體時會有損耗。為此,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套系統,讓一組天線發出頻率不同的無線電波,這些電波在傳播過程中會發生疊加,從而讓植入裝置能獲得足夠電力。
研究人員說,充電時,由于無線電波覆蓋區域較大,因此無須精準定位體內傳感器的位置,這意味著可以同時為多個設備充電。
此外,體內傳感器接收能量的同時,還能接受指令信號,并將收集的信息傳回給天線。因此,這套系統可用于體內給藥、監測身體狀況等領域。研究人員說,進一步改善這套無線充電系統后,它還有望用于更多的需要遠距離通信和跟蹤的領域。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