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國家能源局聯合五部委發布的《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對于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推進我國能源行業供給側改革、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同時還將帶動從材料制備到系統集成全產業鏈發展,成為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8.9吉瓦,同比增長19%。電化學儲能的累計裝機規模為389.8兆瓦,同比增長45%,占總裝機規模的1.3%,較上一年增長0.2個百分點。但同時,我國儲能產業發展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和解決:
一是儲能政策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需要細化產業政策助力儲能市場發展,推動儲能商業化進程;二是儲能多重價值收益尚不明晰。需要厘清儲能在發、輸、配、用各個環節的應用價值,通過開放的電力市場和靈活的市場化價格機制去體現儲能的商業化價值;三是儲能技術創新有待進一步突破。儲能技術安全性、穩定性、高效性的提升仍然需在研發和市場的檢驗中尋求突破;四是儲能項目管理流程方面需要在備案、審批、監督、管理各環節加以規范和監督,保證儲能項目合理合法建設。
因此,加快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
一是加快推進政策機制建設。加強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指導意見的宣貫和深入落實,地方政府應加快出臺支持儲能產業發展或技術應用的支持政策,明確儲能項目建設和管理流程,建立合理的補償機制,督促相關機構加快評估儲能價值。
二是加快儲能參與的電力市場化進程。加快各區域和地方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在市場規則相對完善區域試點示范聯合和獨立儲能電站建設,挖掘儲能商業化價值并完善市場規則,構建儲能參與系統服務的按效果付費機制;加快現貨市場建設步伐,試點達成儲能系統參與的市場化交易,評估靈活電力市場價格下的項目運行風險;搭建電力需求側管理特別是需求響應長效機制,激勵電網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并在輸配電價核定中予以必要激勵,為儲能獲取價值增值創造新的平臺。
三是加快推進儲能技術創新,加大對儲能共性技術和前沿技術的研發支持和投入力度,依托行業組織打造儲能技術創新平臺,匯聚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開展儲能關鍵技術攻關,提升儲能技術的核心競爭力,搶占國際儲能技術制高點。
四是加強示范和宣傳引導。推動儲能在各應用領域示范項目建設,驗證示范項目經濟性和商業模式;征集先進儲能技術和商業化案例,面向全社會進行宣傳推廣,引導儲能系統供應商和項目投資建設方提升認知;支持和引導儲能系統項目建設運行單位優先享受電力市場化紅利,在大用戶直購、綠色電力采購和參與輔助服務市場及電力市場交易方面予以支持,進一步降低儲能系統運營成本。
(本文根據作者在“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18”上的致辭整理)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