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在以“新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18首屆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暨儲能產業大會”拉開帷幕。本屆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與泰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北京賽迪出版傳媒有限公司、泰州海陵區人民政府、新能源汽車報承辦,泰州市新能源產業園、中國軟件評測、賽迪智庫、賽迪顧問、新能源汽車網聯合協辦。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動力電池行業也迎來了高速發展期。據統計,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預期完成目標,分別完成了79.4萬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有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全年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為36 GWh,增長超過20%,預計2018年將超過50 GWh大關。
中汽協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中國汽車工業經過65年的發展,應該說我們發展夠大但還是不夠強的。這方面大家都有認知,因為不夠強,所以我們還在不懈努力。在我們邁向強國的發展過程當中,產品升級不斷推進,但關鍵核心技術上確實還需要下大功夫。在新能源汽車上,我們無論是在整車,以及整個產業鏈環境建設上,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從未來發展而言,新能源毫無疑問是汽車由大到強的必由之路,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彎道超車是要有本錢,本事和能力的。跨越式發展,要有基礎能力才可以跨,所以我們在新能源戰略上,在動力電池上,還要加大基礎研究,加大開發力度,結合市場化,不斷讓消費者喜愛新能源汽車產品。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
本次論壇中,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有關行業協會、國內外動力電池及其上下游材料企業、投融資機構、研究及咨詢機構等行業人士,就當前國內動力電池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和未來趨勢,圍繞動力電池產業的技術發展路線、電池安全、產業困局等話題進行深度研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認為,必須要減少電池用量,而不是片面追求長里程,拼命提高比能量,或者是多裝電池,增加危險性。未來,燃料電池汽車前景可期。中國科學院院士南策文指出,電池材料制約了高比能電池的研發。因此,現階段材料是第一位的,業界要大力發掘新的電池材料。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于發展的關鍵轉折點。“雙積分”政策實施對于動力電池行業來說,更是一個大好機遇。隨著動力電池產能的擴張,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產品差異性越來越大,這無疑將掀起新一輪產業重組熱潮。
另外,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和泰州市人民政府聯合發起成立泰州新能源產業智庫,為泰州新能源汽車產業獻計獻策。與此同時,泰州市海陵區與江蘇大學共建“江蘇大學泰州新能源研究院”。大會組委會通過行業推薦、企業自薦、網絡投票和專家組評審等方式,權威評出“2018年度中國動力電池十大品牌”以及“2018年度中國動力電池技術創新獎”兩大獎項,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二十家上榜。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