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網訊)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在2018中國“光伏+儲能”技術融合創新應用大會上提出,安全性和經濟效益是衡量儲能電池技術的兩個重要因素。發展儲能電池安全性第一,還應關注電池高效率和長循環壽命。
楊裕生院士強調安全為儲能第一要素,鋰電池起火事件不計其數,美國特斯拉鋰電池起火事故也有多起。日本研發的鈉硫電池也是安全性堪憂,2次失火均無法救火只能燒光。相比之下傳統的鉛酸電池安全性高,廉價,技術成熟,是目前儲能電池的首選。鋰電池比功率高、能量轉化效率高、循環壽命較長,但價格還不夠低、安全性較差。他還介紹了全釩液流電池、鉻鐵電池、鋅鎳電池、燃料電池、有機電池和超級電容等各自的優缺點。楊院士認為目前發展儲能電池應當發展多種電池以適應不同需求,各種技術各展所長。他建議政府加大新水系儲能電池研究投入,還建議用超級電容發展小型光伏發電,發展風、光、儲能微電網,發展電動車退役鋰電池梯次利用等。
2018中國“光伏+儲能”技術融合創新應用大會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辦,得到了行業政策發起單位、各大研究機構及主要市場占有企業的參與支持,近200位專業人士與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克林、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能源互聯網設備與技術分會副秘書長蔣曉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劉堅博士等發表了主題致辭。中國華能集團、江蘇林洋能源、深圳市欣旺達綜合能源、陜西鼓風機集團、愛康集團、啟能光科、長城汽車、上海正泰、合肥陽光新能源、比亞迪、山東圣陽電源等光伏、儲能、電網和發電領域等單位,分別介紹了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光伏電站直流儲能、智慧微網及分布式儲能案例、風電聲大規模儲能、風光儲結合等等成功案例并參與了主題研討和圓桌討論。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