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Korea IT News昨日報道,LG能源(LG Energy Solution,也稱LG新能源)計劃明年一月將圓柱電池電芯報價上調10%。此外,據分銷商昨日透露,三星SDI的21700型號圓柱電池電芯(最常用型號之一)上個月已漲價7%-8%。
前述兩家公司還提及,存在明年進一步漲價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是自圓柱形電池在韓國開始銷售以來的首次大幅漲價。報道指出,由于圓柱形電池供應量相對較小,因此與方形、軟包電池相比,之前圓柱形電池的漲幅處于較低水平。
電池漲價潮并不僅局限于韓國——雖說寧德時代暫時“按兵不動”,不過比亞迪電早已傳出漲價函;鵬輝能源也在日前透露,公司電池從Q4起已全面漲價,且大部分客戶都表示接受漲價;長虹能源則表示,公司雖已針對部分產品提價,但“并不能完全覆蓋”原材料價格漲幅,且部分提價訂單2022年才生效。
另外,本月初便有報道指出,電池模組廠商已獲通知,明年年初,圓柱形鋰電池電芯將再次漲價,漲幅5%-15%。另外,部分之前堅持明年不漲價的一線電池廠也出現動搖,開始通知客戶,計劃漲價20%左右。臺灣電子時報報道更補充,電池漲價潮將延續至2023年。
如此看來,鋰電漲價已成定局,且似乎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動力電池企業2022年的業績表現也受到機構廣泛青睞。
一方面,今年企業通過定下長單、合資建廠等方式,對明年產品價格有了更為明確的預期;同時,年末正值電池價格談判窗口期,電池廠商更具議價權。
另一方面,在終端需求高增長預期下,下游整車廠積極備貨,分析師認為優質動力電池廠商將存在結構性產能緊張,而伴隨出貨量抬升,疊加漲價落地,規模效應有望進一步顯現。
綜合說來,2022年電池環節成本壓力有望進一步向下游傳導,盈利水平有望顯著提升,鋰電龍頭配置價值也受到分析師肯定。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