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張有關寧德市工信局關于供應商物流車輛管控消息的截圖在網上流傳。截圖顯示,所有來料物流車輛晚上10點前要到寧德,可協調放行,之后不放行;各企業根據現有物料安排生產,不再進原料,沒發貨的及時通知對方不安排等。寧德時代因受疫情影響而停產的消息也隨之傳開。
對于上述消息,寧德市工信局相關人員4月10日向記者表示,因為上述截圖是涉及工信局向各單位發布的內部宣導內容,其并未收到,所以無法判斷真假,但目前寧德市因為疫情原因需要組織全市進行核酸檢測,確實采取了臨時管控措施,有些高速卡口短期內關閉,后續是否繼續管控還要根據疫情相關情況來決定。
或受此影響4月11日的二級市場上,寧德時代(300750.SZ)低開低走,最大單日跌幅達到8.67%,最低報42.90元/股。至收盤,仍下跌36.00元/股或7.27%,其總市值從上周五的11538億元回落至10669億元,一日蒸發839億元。
市場認為,寧德時代或將考驗萬億市值關口的支撐力度。
在4月11日上午寧德時代宣傳部門回應稱:“近期寧德出現個別疫情,政府臨時升級了防疫管控措施。公司高度重視,并第一時間與相關政府部門加強溝通、協同防疫。當前,為最大限度保障市場供應,公司嚴格采取網格化管理措施,確保寧德基地有序開展生產。”但是否會對其電池產能產生影響并未做出進一步的解釋。
言下之意,大家懂得也都懂了,寧德時代的寧德市生產基地并沒有停產。
寧德市是寧德時代當前產能的大本營
寧德時代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上占據了“半壁江山”:最新的3月份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數據顯示,寧德時代以10.89GWh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占50.7%的市場份額。1-3月,則以25.52GWh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占48.9%的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寧德市為寧德時代的“發家之地”,是寧德時代當前產能的“大本營”:東僑/湖東26GWh、湖西40GWh、車里灣45GWh、福鼎60GWh。
由于鋰價狂飆已引發了一次停產傳聞,疫情影響再次引發停產傳聞在情理之中。而這可能就是寧德時代4月11日股價大跌的直接因素。
據了解,寧德時代目前有15大生產基地,其中包括了10家寧德時代自建基地,以及5家與車企合資的基地。其中,福建寧德生產基地產能為171GWh,在現有基地中產能最高。而寧德時代產能布局較為完善,且企業一般都會有備料,短時間的疫情防控措施并不會對其產能產生較大影響
從這一點看,4月11日寧德時代二級市場的反應,或有些過度。
資料顯示,除寧德市之外,寧德時代的另外9大生產基地分別是福建廈門(約30GWh)、江蘇溧陽(75GWh)、青海西寧(6.5GWh)、四川宜賓(180GWh)、廣東肇慶(30GWh)、上海臨港、江西宜春(約50GWh)、貴州貴安(約25GWh)以及德國圖林根(14-100GWh)。
此外,寧德時代還有與車企的合資產能:時代上汽(36GWh)、時代一汽(30GWh)、時代廣汽(15GWh)、東風時代(10GWh)、時代吉利(24GWh)等。
但就目前而言,動力電池供需失衡卻是事實,從此前裝機量來看,寧德時代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國內動力電池的半邊天。若寧德時代的產能受到影響,這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是一個打擊。
當然,受疫情影響的不止蔚來汽車,幾乎所有的車企都在面臨著來自供應鏈層面的壓力。正如李斌所表示,“這個情況并不是蔚來一家,很多廠商都暫停生產了。”
導致新能源汽車生產受到影響的因素總有很多很多,但維科網鋰電認為,再多的因素也影響不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