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一輛車身標有“敬老愛老服務車”醒目字樣的面包車,悄然駛到哈密石油基地七區24棟樓前,司機姚師傅走進單元門,攙扶著一位老人上車落座后,直奔醫院而去。
多年來,住在哈密石油基地的“老石油”如果需要上醫院檢查身體、接受治療,只需撥通2767213,立即會有服務車前來免費接送。2006年1月,73歲的盛玉蘭舊疾復發,入院、出院、門診、復查,服務車一趟趟接來送往,上樓下樓司機小羅一路攙扶,還幫著收拾衣物用品,甚是細心。老人說:“比我的親生兒子還要好。”
開通服務車,其實只是吐哈油田為老石油們所做實事中的一件。長期以來,吐哈油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老齡政策,維護離退休職工合法權益,活躍離退休職工文化生活,加大對困難群體的關注和救助力度,把敬老、愛老、助老服務做得細致入微,努力讓每一位“老石油”都能享受油田新發展的成果。開辦老年大學,擴建老年活動中心,建立離退休職工和勞動家屬個人檔案,推行老同志零距離服務,健康咨詢、專家咨詢、保健講座進社區,一件件實事將溫暖送到老人心坎上。
吐哈油田領導干部大多把雙親接到家中安度晚年,他們為父母端飯送水、洗臉洗腳的孝親敬老行為,在油區內外傳為佳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石油”的冷暖始終是吐哈油田各級領導的牽掛,逢年過節,登門慰問的第一批對象總是高齡老人。“老石油”生病住院,吐哈指揮部退管中心必前去探望。高齡老人病逝,油田都會派人協助處理后事。
吐哈油田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石油人。按時足額發放離休、退休、勞動家屬、職工遺孀等各型老年生活保障金,采取不同措施救助相對貧困的老人,幫助解決子女上學、就業等困難。老人年過70歲,吐哈指揮部退管中心送上“六項服務”,幫助采購,幫做家務,陪護就醫,上門祝壽,節假日慰問,每天電話問候、了解情況并幫助解決生活困難。有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身邊無子女照顧,油田幫助聯系保姆,落實住院陪護。多年來,油田讓每一位“老石油”老有所養。
1998年,38名退休職工自發組織威風鑼鼓隊。油田領導聞訊后多次到場與老人擊鼓共樂,并撥專款購置服飾道具,安排排練場地,聘請教練提升表演水平。幾年來,威風鑼鼓隊輾轉石油基地、生產前線演出200多場次,觀眾達數十萬人次,被譽為“東疆第一鼓”。由此,吐哈油田積極支持和引導老年群眾組織發揮作用,如今老年群眾性文體活動組織已擴大到“8會1團”,涉及秧歌、腰鼓、秦腔、門球、健身操、書法繪畫、太極拳等活動項目,2800多名老人老有所樂。2006年,在烏魯木齊舉辦的全國太極拳邀請賽中,吐哈老年太極協會取得5金、2銀、2銅的好成績。
早有晨練、晚有歌聲、周有群體娛樂、月有系列活動、季有文體比賽,哈密石油基地超過70%的老人都投身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每逢重大節假日,老年文娛隊伍活躍在油區文藝舞臺,使吐哈上下迸發出激情與活力。
老有所樂、老而無憂,“老石油”雖然離開工作崗位,卻依然十分關心油田發展,主動獻計獻策,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在吐哈油田,不少家庭是年輕人工作在前線甚至到國外闖市場,老人留守哈密石油基地照看孫子、孫女,支持兒女建功立業。
老黨員責任心強、威信高,善于做群眾思想工作,有的在退休前就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線。他們退休后參加義務巡邏隊、宣傳隊,積極維護社會治安,勸阻不文明行為,教育未成年人,協調鄰里糾紛,成為和諧社區建設的好幫手。許多老同志義務參加交通執勤、治安協管、設施維護、美化綠化、廣播宣傳,積極發揮余熱。一批學有專長的老專家退休后繼續從事研究工作,煤成烴理論研究、精細勘探開發研究為“再造吐哈”添活力。不少“老石油”閑居在家筆耕不止,有的著書立說總結石油基地發展史,有的提筆撰稿熱情謳歌吐哈油田大好形勢和先進典型。不久前,哈密石油基地被評為“全國敬老模范村居(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