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最新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四成的中國內地民營企業計劃在未來3年內“走出去”拓展海外業務,包括建立海外銷售渠道和設立海外辦事機構。
由匯豐委托復旦大學進行的這項調查,選取了主要集中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約1000家民營企業(指由個人出任最大股東的企業),旨在了解內地民企的成長歷程、發展現狀、金融需求、國際化程度以及所面臨的挑戰。受訪的民營企業主要分布于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信息技術產業。
調查顯示,有55%的受訪民企從事海外經貿活動,主要以直接出口產品、通過中間商代銷產品,或與海外企業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進行。在有海外拓展計劃的民營企業中,六成以上計劃以建立海外銷售渠道為主要的拓展方式,而約四成的民企則計劃設立海外辦事機構。
調查還發現,缺乏對海外市場的認知和海外運作的相關經驗成為內地民營企業走向海外的主要挑戰。激烈的市場競爭、管理人才的缺乏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也成為制約民營企業自身發展的主要因素。
在財務需求方面,多數民營企業在發展初期以依賴自有資金為主。隨著業務的發展,他們需要得到外部資金的支持。目前,71%的民企主要從國有商業銀行獲取貸款,僅有12%的內地民企使用外資銀行服務。
調查顯示許多民企對外資銀行服務的興趣正日益增長,包括在短期人民幣貸款、匯率/利率對沖,以及并購咨詢服務等方面。民營企業選擇外資銀行時主要考慮服務費用、借貸成本、國際網絡、品牌形象以及專業水平等因素。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工商業務總經理賁圣林表示,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內地民企正在“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國家近年來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亦鼓勵外向型民營企業的發展。
“民企的國際化進程需要相應的國際金融服務支持。”賁圣林說,擁有全球網絡和豐富海外經驗的匯豐愿意為內地民企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務,滿足他們海外拓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