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2日發布報告稱,截至2008年底,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真實規模約為1.45萬億美元,遠大于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TIC)月度報告所顯示的1.389萬億美元。
報告稱,TIC月度數據存在“屬地偏差”的問題,即該數據只根據交易下單地點統計凈購買量,但下單地點很可能并不是最終買方或賣方所屬國家,因此,中國頻繁通過倫敦和香港兩地所購買的美國國債并未計入TIC月度數據中。同時,與包含非銀行機構上報證券交易數據的年度外國投資美國證券調查數據相比,TIC數據也存在金額明顯偏小的現象。
報告還顯示,2000年12月至2008年12月間,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額占外資持有總額的比例從6%增加到30%。這意味著,在美國通過發行國債獲得每1美元外國借款中,就有0.3美元來自中國。此外,該行還認為中國對美證券投資已經明顯轉向短期品種。(高?。?/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