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第77屆國際化肥工業協會(IFA)會議上,國際鉀肥市場的動向最引人關注。綜合國際鉀肥供需雙方透露的信息,2009年世界鉀肥巨頭將采取寧停產不降價的經營策略,因此,年內鉀肥價格大幅調整的可能性不大。
據了解,4~5月,國內復合肥生產廠家開工率不足,鉀肥需求很有限,經銷商在價格上均有讓步。如華東港口的氯化鉀市場報價,俄紅鉀在實際操作中有2850 元/噸的價位,甚至出現2800元/噸的低端價位。這種交易低迷的局面,直接導致進口量減少。今年4月,中國氯化鉀進口量15.39萬噸,進口平均金額 639.9美元/噸,比去年4月下降3.68%;1~4月進口總量為142.92萬噸,平均進口金額為610.59美元/噸,比去年同期下降 25.35%。
然而,中國鉀肥市場交易低迷,并未能觸動世界鉀肥巨頭的神經。作為全球最大的鉀肥供應商之一的加拿大薩斯喀徹溫鉀肥公司(PCS)表示,寧愿減產或關閉一段時間,也要等到中國鉀肥進口需求出現增長。他們甚至還高調稱,如果中國不決定進口鉀肥,他們不會恢復生產。據介紹,今年世界各大鉀肥生產商已大幅減產, 減產計劃多達1500萬噸。
據悉,鑒于當前國內鉀肥庫存大、價格下滑、邊貿鉀肥沖擊和市場疲軟等因素,在今年與國際鉀肥巨頭談判中,中國企業強烈要求他們下調價格,但至今仍未能達成一致協議。中國方面提出的進口氯化鉀合同價為400美元~420美元/噸,而白俄羅斯鉀肥公司(BPC)等供應商卻表示,將在去年576美元/噸合同價中,再調升50美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