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以及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措施的拉動下,遼寧石化行業生產經營呈現逐步回暖態勢。上半年,全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56.4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67.8億元,實現利稅267.3億元。
石化是遼寧省三大支柱產業之一。2005年以來,該省煉油業連續4年出現虧損,且虧損額逐年增加,其中7家大煉廠2005年虧損92億元,2008年虧損 400億元。去年下半年以來,遼寧石化產業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石油價格暴跌,帶動中下游石化產品價格急速下降。在重點調度的12種石化產品中,除尿素產品價格同比上漲外,其余產品價格同比大幅下降。產品出口經受了嚴峻考驗,據對31家重點石化企業調度統計,上半年完成出口交貨值96億元,同比下降31.5%。此外,受下游行業需求減弱的影響,成品油市場遭遇10年來最嚴重的快速萎縮局面,各煉廠成品油庫存大幅增加。2月份,7家大煉廠加工量同比下降20.3%;成品油庫存高達226.7萬噸,同比增加56.4%。由于市場銷售不暢和庫存上升,一些企業被迫減負荷生產,造成部分石化產品產量下降。一季度石化企業開工率低,部分企業或裝置停產。
為了扭轉經濟下滑的嚴峻局面,推動全省石化經濟盡快回升,遼寧省在做好保增長工作的同時,強化行業經濟運行監測預測,多次召開專業會議,并得到了省委書記張文岳、省長陳政高高度重視。有關部門又迅速組織了3個調研組,分別由副廳級領導帶隊,分赴重點企業,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關鍵問題形成調研報告,直接上報省長。
通過實施各項政策措施和企業的不懈努力,特別是國家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措施的拉動,該省石化行業自4月份以來裝置開工率或生產負荷逐漸回升。與此同時,各煉廠成品油庫存逐步降低,到6月末7家大煉廠成品油庫存178.8萬噸,較最高庫存降低48萬噸。全省煉油業不僅擺脫了連續4年高額虧損的局面,今年上半年,7家大煉廠實現利稅226.8億元,同比增加407.6億元。全省石化行業出現了整體快速回暖喜人形勢。
遼寧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石光強調,隨著國家保增長、調結構、擴內需總體方針的逐步落實,北方工程施工進入旺季,石化生產也將進入黃金季節,加上《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獲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上升為國家戰略,為遼寧經濟發展再次注入了強大動力,下半年預計石化行業經濟回升的速度會進一步加快。他強調,石化是遼寧經濟發展的主導行業,是遼寧保全利稅的關鍵行業,省市有關部門對石化行業經濟運行走勢要強化預測、加大調度,謹慎應對來自金融、能源等方面的影響,確保經濟持續穩定發展。